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抗药性增强,超级病毒来了?

2011年01月1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抗药性增强,超级病毒来了?

 

科技日报   

 

文·实习生 初颖宇  

 

 


  
  ■ 新闻缘起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传染病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一些流感病毒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病毒传播能力也随之增强。研究人员对最近几年在5个国家流行的数十种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病毒对目前普遍使用两大类药物产生了一定抗药性。

  2007年至2008年间具有这种双重抗药性的病毒毒株比例微不足道,而2009年至2010年间即飙升至了28%。

  研究还发现,对一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后,流感病毒会通过基因变异、药物反应或与其他流感病毒交换基因等方式,快速地产生对其他类抗病毒药物的抗药性。

  一旦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型病毒完全陌生,就可能会形成一种超级病毒


  ■ 将新闻进行到底

  “我们都很担心流感病毒抗药性的增强,疫苗会不会完全无效,此外,有超级菌,会不会产生超级流感病毒?”刚感冒的小王疑惑地问。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宣布全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但随着近期各国传来甲流感染的消息,有人担心,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一旦出现抗药性和传播性都很强的新变异类型,仍有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为解开这个疑惑,本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抗药性和致病力关系不大

  “流感病毒抗药性增强,并不意外。抗病毒药物作用是有限的,病毒感冒预防为主,而且流感病毒抗药性和病毒的传播能力、致病能力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孙永昌说。

  “流感病毒抗药性和病毒的传播能力、致病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病毒传播和致命性等还由其他等因素决定的。”孙永昌表示,很多国外的研究者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且近几年有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流感病毒的感染组学研究。 

  他介绍,世界各国为对抗流感暴发而储备的抗流感药物通常有两种:达菲(奥塞他韦)和瑞乐沙(扎那米韦)。两者都是通过抑制病毒繁殖所需的一种神经氨酸酶来起作用。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由大约14000个核苷酸组成,流感病毒每复制一次,就会发生一次突变,倘若产生的突变改变了神经氨酸酶的结构,抗病毒药物再也没法与之结合,病毒就有了抗药性了。但是即使某种病毒变种对药物A产生了抗药性,也并不代表它对药物B同样具有抗药性。

  小变异不影响疫苗效果

  很多人担心流感病毒抗药性增强会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有效性。对此,孙永昌表示现在医院的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季节性流感疫苗,一种是针对当时某一种病毒的一些情况,特别研发的疫苗,比如我们的H1N1病毒疫苗。人们接种后会在血清和分泌中出现抗血凝素抗体和抗神经氨酸酶抗体或T细胞细胞毒反应,前二者能阻止病毒入侵,后者可降低疾病的严重度和加速复原。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传统的疫苗培育方式是首先研究人员把足够的新病毒株置入受精鸡蛋内,以培育一种同类异质的“候选株”。然后,科学家利用反向基因技术,研制能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但不会给人体带来病症的病毒疫苗。经过提纯的疫苗通过临床人体安全检验后,才能根据政府要求,交付疫苗厂家大规模生产。我们的疫苗中有一部分含一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扩大疫苗生效范围,即当病毒少许变异时疫苗依然有效。所以疫苗的研发和制作都具有严密性和权威性,不像小王等人担心的那样会失去效果。

  防患未然 怎样狙击超级病毒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只有区区1万多个核苷酸(人类的基因组有30亿对核苷酸),却分割成8条分开的RNA片段。它们分别复制,之后再进行组装。因此很容易产生新型病毒,一旦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这样产生的病毒完全陌生,就可能会形成一种超级病毒。

  孙永昌说:“比如H1N1、H1N2等季节性流感病毒,有可能还会发生新的基因重配,但不一定会是高致病性的具有特定基因序列的超级流感病毒。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也许以后会面临一次流感病毒的严峻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狙击超级流感病毒呢?

  孙永昌表示,各国的科学家和实验室都在致力于流感病毒的药物开发,设计思想就是或消除流感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能力,或阻碍流感病毒的复制,或抑制流感病毒蛋白的转录翻译,但很多这样的研究成果还未能使用在临床上。“由于药物的研发是一个复杂严谨、周期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抗感染的药开发性和其他的药不一样,研制和开发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应尽快能够把国外相关的技术引进来,来帮助研发。”

  中医抗病毒独具优势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独具优势, 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而且通过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将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毒性物质排出体外。”孙永昌说,北京地区的流感和感冒的发生,除了与气候条件有关外,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目前都市生活节奏偏快、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而常常休息不足,导致胃肠道积滞,人体多有内热。而中医的贯众、生甘草、苏叶、黄芩等六味药组成的预防流感与感冒的中医处方,能够在解表散寒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方药进行防治。

  但他也同时表示,但我们既不要对中医药抱有排斥、否定的态度,也不要一哄而上,夸大宣传。毕竟目前国内中医药对于流感病毒的研究存在三个问题:其一是中医药研究还缺乏大样本寻证医学研究;其二是中医药研究尚未指明对流感甲型H1N1、H2N2、H3N2等病毒株的作用;其三是中药较少进行神经氨酸酶的抑制试验研究,成效不大。“但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应用,中药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将不断深入和完善。”

  ———— 相关链接 ————

  抗流感服达菲 最快两天产生抗药 

  甲型H1N1流感肆虐时,曾出现一起服用抗流感药物达菲后不到48小时产生抗药性病毒的病例。 

  这起病例打破纪录,成为最快对达菲(Tamiflu)产生抗药性病毒的病例。

  新加波陈笃生医院检验医学高级顾问医生巴克亨(Timothy Barkham)指出,研究显示甲型流感病毒能更快产生病变,如果病人因为严重流感入院,治疗几天后病情仍没起色,医生就应考虑这可能是病毒产生变化,需给病人服其他药。 

  巴克亨医生说,少数病重、需入院的流感病人才较需注意这种病毒可能快速病变的情况。至于一般病情不严重,却也出现抗药性病毒的病人,因为他们过后能自行自然痊愈,不需太担心这种情况。 

  他也说,治疗流感病人时,医生也应注意,只分配抗病毒药物给真正需要的病重病人,以避免病毒对这些药物产生抵抗力。 

  巴克亨医生告诫,流感每年还是会夺走很多人命,并造成很大的经济影响,如父母因孩子患流感而需请假,因此流感疫苗还是重要的。 

  由于每年出现的流感病毒可能不同,研究人员每年都需要研究适合的流感疫苗和留意病毒对药物产生的抵抗力。 

  此外,日本研究人员去年8月曾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发现对流感药物达菲有抗药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传染性方面与普通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当,该抗药病毒的实际传播能力应引起密切关注。

  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教授河冈义裕与研究员木曾真纪研究发现,雪貂感染流感的方式与人近似。他们用采自日本和越南患者并对达菲有抗药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结果发现这种抗药病毒的传染性与普通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比,没有什么区别,感染抗药甲型流感病毒的雪貂在体温、体重、症状等方面与感染普通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雪貂相同。这说明个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达菲产生抗药性后,其传染性并未减弱。

  专家警告病毒抗药变异严重

  美国智囊机构全球发展中心曾警告说,眼下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正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分发药品,帮助这些国家消除疾病、治疗患者,但却忽略一个严重的药理现象,即药物越广泛使用,病毒抗药变异越频繁。

  全球发展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调查发现,开展药物分发项目越广泛越频繁,病毒抗药变异情况越明显。从某种层面上说,病毒抗药变异越快,可能使某种疾病的致命率越高,致命速度越快。

  “抗药性是自然现象,但如果在药物分发时不重视这一情况,细菌和病毒发生抗药变异的速度就会越快。”全球发展中心负责这份报告的调研者雷切尔·纽金特说。

  纽金特领导的调查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在获得药物治疗的儿童患者中,每年因疟疾、艾滋病、肺结核等疾病产生抗药性而死亡的人数以百万计。在一些抗生素使用频繁的国家,链球菌肺炎产生抗药性的比例高达75%至90%。

  在美国,每年有5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因这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抗药性而死亡。而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统计到的抗多种药物型肺结核新增病例达44万例。

  “药物治疗杀灭细菌病毒,但哪怕最终只留下一个微生物体,这个微生物体都会开始积极变异,试图产生抗药性,而后疯狂复制传播。”纽金特说。

  全球发展中心建议,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对全球病毒抗药变异展开追踪调查,同时带动各国、各研究机构对病毒加速变异指定可行性控制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