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为什么专家门诊总是爆棚?

2011年01月1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为什么专家门诊总是爆棚?

 

 

 

文汇报   

 

 

 
    蔡江南 

 

 


     
    医生的收入制度、医生的就业制度、医疗行业的垄断制度等等,都是造成看病难持久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如果不作制度创新,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做一些治表的文章,新一轮医改仍将无法真正解决看病难问题
    
基层医院门庭冷落,而大医院专家门诊始终供不应求
    
    看到一张照片:去年12月7日,一位家长为给孩子看病,在某大城市的儿童医院门诊楼外露宿,这天当地最低温度是零下5℃。为了挂个专家号,据说无论酷暑严冬,那里总有家长和患儿露宿,有的支起一顶帐篷,有的在地铺周围摆一圈纸箱挡风,还有的一家三口紧紧挤在一起,大人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而医院附近的小区里,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两居室被分隔成8个小间,为求医而来的租客颇多。
    
    据统计,12月这家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多次突破8000人次,逼近历史最高值。这座大城市一年“专家号”约178万个,但去年的医疗总人次是1.38亿,其中多数人希望找专家看病——即使其中只有一半人真正需要专家诊疗,需求与供给的比例也达到39比1!与此同时,许多基层医院门庭冷落。
    
    我已有20多年没在国内看病了,所以尽管一直研究医疗卫生问题,却没有看病难的实际体验。最近母亲患了重病,我回国帮助照看,才有机会亲身感受。母亲去年夏天起一直低热,住进某家二级医院,经历了各种检查,却没能查明病因;医院治疗方法不对,用的药造成了严重副作用,为克服副作用又用别的药,又带来新的副作用,老人的情况一度严重到丧失吞咽功能。最后,我托朋友介绍,去一家三级医院做检查,这才查清楚病因。如果不是大医院专家及时治疗,结果恐怕难说。
    
    但就算有熟人帮忙,那天送母亲去大医院会诊也足够艰难(如果没找到熟人,据说需要等上一个月):我们一共出动了5个人,一个人早上3点去医院挂号,“大部队”7点出发,分头排不同的队,直到上午10点才终于见了医生,中午时分才挨到我母亲化验。老人家在轮椅上坐了大半天,脊椎突出使得她疼痛难熬,真是没病也等出病来、小病也等成大病了。
    
专家如此奇缺,为什么我们却没能增加专家的供给呢
    
    我感到,看病难,根本就难在专家相对于病人的需求实在太少。我国目前大约有200万名医生,分摊到13亿人口上,每千人口约有1.5个医生。在世界10个人口大国中,这样的“医生人口比”位于中间,似乎并不算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印度每千人口仅0.6个医生,而美国为2.7个。
    
    然而,分析一下我国医生的质量结构便暴露出了问题。我国的200万医生中,拥有大学本科教育水平的只占约三分之一,有医学博士教育水平的还不到1%。而在印度、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医生都需要接受医学博士教育。如果按医学博士标准,那么我们的“医生人口比”只有印度的四十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能不让病人去找专家医生(或起码受过本科教育的医生)呢!
    
    专家如此奇缺,为什么我们却没能增加专家的供给呢?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似乎都出现了过剩,以至于城市清洁工岗位都开始吸引大学生。难道就是医学院没扩招?不然,在最近10年里,每5.5个医学院新毕业生里只有一个成为新增加的医生——大量毕业生没有走上医生岗位,转行做了其他工作。
    
    从整体来看,医生的收入普遍偏低,从医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2008年医疗卫生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12倍,比一些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低得多。例如,电信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为全国平均的1.7倍,烟草制品业和银行业为2.1倍,软件业为2.6倍,证券业为5.9倍。虽然这样简单的比较会有偏差,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成为医生,需要接受多年正规教育,而后要不断接受在职培训,工作压力、责任和风险都很大,但其整体收入与付出之比,在社会上仍处于较低水平。难怪千军万马竞争公务员岗位和垄断行业的岗位。
    
将医生与医院捆绑在一起的体制安排,不利于培养专家
    
    除了医生职业本身还缺乏吸引力,对医生岗位的种种制度限制也是造成看病难的重要原因。公立医院“一统天下”,其他社会资源难以进入医疗行业,限制了医疗岗位的增长。在公立医院中,医生的编制数量受到限制,医院无法根据病人需要增加医生。还有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原因,就是将医生与医院捆绑在一起的体制安排:医生只能是某家医院的雇员,只能从属于一家医院。这种限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将医生的职业发展机会凝固化了:医学院毕业生能到三甲医院工作,就有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空间,有成为专家的机会;而到基层医院工作,由于只能接触常见病、多发病,很难提高医疗技术。为此,当医学院毕业生无法进入三甲医院,许多人便放弃了、转行了。有限的三甲医院岗位堵塞了培养大量社会需要的医疗专家的机会。
    
    在发达国家,医生一般自己开业,同时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一个医生可与多家医院合作。这样,优秀的医生便可发挥更大作用,病人直接找医生,没必要集中跑到大医院。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充分利用专家级医生的资源,使其发挥更大效能。
    
    以我之见,医生的收入制度、医生的就业制度、医疗行业的垄断制度等等,都是造成看病难持久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如果不作制度创新,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做一些治表的文章,新一轮医改仍将无法真正解决看病难问题。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美国麻省卫生部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