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中国中医药报: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2016年10月0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月13日,张伯礼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级新生讲授新学年第一课,叮嘱大家

 

——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时间:2016-09-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维婷

 

 

  “贤以弘德,术以辅仁”,9月1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为该院2016级研究生新生讲授的第一课上,8个遒劲有力的书法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我的座右铭”,张伯礼语重心长,希望即将进入中医药学深造的你们,提高医德修养,特别要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诚信踏实的科学作风,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前辈的一席教诲,为我们掌住了舵,慢一点没关系,不要偏了。”2016级博士研究生汤阳有感而发,“正如张院士所说,高层次人才较量往往不是学术较量,而是品格和素质的较量。”汤阳说,自己将继续耐住寂寞、努力专研,因为百姓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

  宋晓晶是一名已经工作了5年的针灸科研工作者。她全程认真聆听,不时陷入思索,“张院士的第一课使我对未来的博士学习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她表示,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生力量,必须从修德、修身做起,“三观不正,做出来的学问也难登大雅之堂,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做研究一定要有创新”除了告诫新生杜绝学术不端,张伯礼还鼓励大家学习和发扬屠呦呦研究员及其团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青蒿素精神,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产生原创性成果,开拓新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

  听到这里,中医史文献博士Shelly Chen充满信心,她说,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方式迅速改变、科技不断更新,恰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突破和发展空间,制造了创新的机会,“我认为创新的重中之重在于能否用批判性眼光将中医药发扬光大,创造性地解决现代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张伯礼还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药科研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勉励年轻学子们担负起新一代中医药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同学们选择中医药学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具有远见,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实践中,中医药将发挥更大的贡献,这正是你们发挥聪明才干,大有作为的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