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中国中医药报:振兴发展中医 传承中华文化

2017年02月0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国中医药报:振兴发展中医 传承中华文化


2017-02-07


中国中医药报


  伴随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的足音,《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让这个举国同庆之节呈现的中华文化底蕴别具况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而言,既有迎来振兴发展机遇的欣喜,更应有一份勇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发展中医药,推广中医药,也就意味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者,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承文化,最佳方式当为润物无声、化育无形,使其悄然植根于人们的内心,甚至成为精神所依,并代代相传。中医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因其保障生命健康的实用性,更易令人接受,数千年来已深深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如春风化雨,不知不觉间渗透至百姓的伦常日用中。以此为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也就更易于入脑入心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扬光大。

  这就需要中医药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人民健康。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中医药的文化标识,其倡导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的理念内涵相通。因此,做好对中医药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让古老的中医药在当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正是对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好回应。

  比如,探索更多立足传统、融合现代,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的健康实践;打造更多让百姓得以了解、体验中医药的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做精做强一批中医药领域的中华老字号;用现代方式讲述中医药故事,传递中华民族的生命观、自然观和健康观……

  传承中华文化,还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作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迈向世界的步伐正加快趋稳,在增进各国民众健康福祉的同时,源源不断输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重塑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价值判断,树立起正面的中国形象,带动中华文化复兴。

  文化传承,教育的力量不可或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融入,让孩子们在丰厚的传统文化沃土中汲取养分,找回精神的原乡,并学会用中医的认知方式认识自我,改造世界。

  而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医的语境已然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有扬弃的传承、有变革的汲取中得以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