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儿推中国 中医视野

2018年04月1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儿推中国 中医视野

20180-4-19新晨报



   作为中国传统中医体系一脉的针推特色治疗,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中医外治的小儿推拿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直至明清时期形成独立体系,成立了小儿推拿专科。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分支学科,惠及千家万户,日趋成熟和完善,但小儿推拿在临床不断的发展中,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流派纷呈,各种观点也是纷然杂陈。


   经过多年临床诊疗实践,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素芳教授对于小儿推拿提出了自身新的认知概念,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小儿推拿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张素芳教授与儿推业界的同仁们也作出了自己持续不断的尝试,共同创办了承康小儿推拿中医门诊部和宝乐齐小儿推拿加盟连锁事业,作为小儿推拿在今天业界内的一种新的发展。而张素芳教授自己,则仅仅把这些看作一个起点,“复兴与创新发展小儿推拿,我们一直还是在路上。”


   在许多人看来枯燥乏味、高深莫测的传统中医,现在火遍半边天的小儿推拿绿色疗法对现代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妨让我们随张素芳教授一起走进小儿推拿的发展之路。凡有传统中医处,便有小儿推拿


   记者:小儿推拿是针灸推拿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但提起小儿推拿,大多数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竟什么是小儿推拿?


   张素芳:其实,小儿推拿在旧时医界有过不同说法,但总的来说共识大于分歧。早在《周礼注疏》中“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周礼注疏》是旧指的四库全书之一,小儿推拿(彼时叫做小儿按摩)因名医扁鹊而被记述在其中,流传至今,也可谓是小儿推拿之幸。


   所谓“小儿推拿”,就是中医的一种针对幼儿的诊疗方式,我们既不能简单把小儿推拿“神化”为一种信仰形态,也不能像许多人那样望文生义地把它视作对孩子简单的推推捏捏。作为一种诊疗方式,一方面要注意到小儿推拿确实是传统中医针推体系中一块“瑰宝”,另一方面也应该承认小儿推拿只是传统中医体系外治疗法中普通的一种。如何理解不同诊疗体系之间的观点异同,是小儿推拿在未来的主要推进任务之一。


   记者:我们山东的小儿推拿开展比较早,有人说山东是小儿推拿的起源地,那么山东的各流派小儿推拿又是怎么奠定领先地位的呢?


   张素芳:谈到传统中医小儿推拿的流派,其流传的区域以及代表性著作、地域特征、特殊技法各有不同。而纵观全国小儿推拿流派,山东即独占三席,即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张汉臣流派小儿推拿,这足以说明山东小儿推拿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个世纪80年代,儿科名家张奇文教授在山东省卫生厅任副厅长之时,分别在济南、青岛两地,调研了我们这三大流派的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和理念,强调了逐步健全儿科外治疗法体系,强化小儿推拿学科建设,集中力量,形成齐鲁小儿推拿整体品牌,打通各流派互动的良性通道,综合各流派传承的优势资源,增强全国竞争力,强强联合。正是在张奇文教授的倡导下,山东的几大小儿推拿流派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蓬勃发展,奠定了山东小儿推拿牢固的基础和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015年11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在山东潍坊成立时,我和赵鉴秋赵老、田常英田老这几大流派的代表人被共同推举为专委会的名誉会长。


   记者:但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对中医谈论得越来越少,中西医结合对小儿推拿又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张素芳:19世纪以来,西医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技术优势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医学如果仅仅以西医为中心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中西医并重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中西医两者都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国情的原因,它们虽然不是一个思维体系,但不应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及特色,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各自不断“进化”。运用中医的思路治疗疾病,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之成为既吸取中西医优势、又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新型中医”。现在的很多西医诊治不了的疑难疾病也提倡从中医诊疗的角度去看、去思考,要给中西医结合多一点时间,我们需要有一个过程。屠呦呦研究员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不就是很好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吗?


   小儿推拿同样也是,作为优秀的中医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悠久、卓有疗效的传统中医疗法,肯定是有其科学内涵的。我们要更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允许有疑问,可以有融合,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的态度。


   现在一个好的方向就是,由于国家对中医的大力提倡,大家在努力复兴中医,在呼吁多看多研究古医书,在重视传统中医的传承,真的是从“举步维艰”到了“渐入佳境”。同样,多从传统中医的角度去看小儿推拿,就能找到古代医书中、古代思想体系中更有价值的东西。


   小儿推拿应当为人民服务,它本身从群众中来,自然也应当到群众中去。“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我是希望“凡有传统中医处,便有小儿推拿”,进社区,进家庭,孩子易于接受,家长便于应用,普及推广,强身健体。只有真正的传承,才可以言及创新


   记者:在小儿推拿业界中,“创新”这个词很引人关注,小儿推拿要怎样创新?


   张素芳:《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刘禹锡的诗中也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佳句,这两句话合起来可以算是对新旧问题的完整阐述。


   理想的小儿推拿创新首先应该保证是真正的儿推,与传统儿推有着内在的契合;但真正的儿推也一定是“因时”而变的、活生生的,在不同的时空境遇中新新不已。只有真正能传承的东西,才可以常新,传承在这里意味着源头活水,而不是某个时段的具体形态。


   以我恩师孙重三先生举例而言,他20岁时拜老中医林椒圃为师,以林氏的推拿手法为基础,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这是我们这一流派的第一代发展。在我跟随孙重三先生系统学习小儿推拿之前,早先在上海也曾师从过朱春霆老师、王纪松老师、钱福卿老师等一指禅推拿名家。我来到山东以后,再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为我们“孙重三小儿推拿”这一流派带来了小儿推拿新的元素,表现在手法上则是一指禅推拿疗法和十三大复式手法的结合,因此是第二代的继承发扬。


   现在,王立新教授、季远教授、陈红教授在儿推理论基础上,又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尝试,主编参编了《新生儿推拿》、《实用小儿推拿方略》、《推拿手法学》等著作,对小儿推拿的手法、选穴等又进行了深研,这便成为新一代儿推人继承发展的应有之义。


   要懂得传承,并去思考传承,才能真正用心从事小儿推拿。懂得传承的人和不懂得传承的人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完全照搬,而是以前辈们的儿推精髓为基础,开始新的传承。


   记者:那么,理想的小儿推拿创新将是怎样一种形态呢?


   张素芳:小儿推拿的创新应该格物致知,它不仅应该具有引领及反思时代精神,也应该形成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新临床疗效之学,更应该是继往开来、新新不已的小儿推拿。在今天,接续传统中医的努力一定是值得首肯和尊重,也是初学者的必由之路,但小儿推拿不应止步于以往的学术形态,满足于做一种旧有的学术研究,更不应该简单地用旧有小儿推拿之中已经不合时宜的形态来画地为牢。我们小儿推拿应该回到体学一体的理性审视之中,重建与当代医学的精神联系。尤其关键的,小儿推拿的创新同时也应该是回归经典的小儿推拿。


   记者:如今,不仅仅是中医界、针推界,整个社会都表现出对小儿推拿的特别关注,还形成一股回归“实用主义”的思想潮流。您怎么看?


   张素芳:回归“实用主义”的小儿推拿首先便是出于真理的需要,一个以疗效为基准的中医儿科医学系统,不能缺少小儿推拿。在人类抗击病魔的一体化进程中,小儿推拿不仅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完全应当在中医史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回归思潮不止是国人愈疾为善的根本需要,更应该是建构其保健意识的需要,是其理解“上工治未病”的需要。如今有很多倡导我们复兴中医的声音,似乎也应该作一反思。有人仅仅泛泛地说,中医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炎黄子孙健康的保证,代表着国人共同的思想精髓,所以必须复兴中医。事实也不尽然,因为再美好的价值,假如不是建基于对医学认知颠扑不破的把握,便也都无异于空中楼阁。传统中医之所以能长久地塑造我们民族的精神,首先便是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思维,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宇宙与人体的实相,中医的精髓就在于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正气存内、百病不生。研究传承中医、推广小儿推拿要警惕那种诉诸盲目情感,而缺少对切实体认可的以国粹为名义的投机行为。


   同样,复兴传统中医,推广小儿推拿,也不能只是从片面融合来认知。百年以来,国人对于中医,大多本着“拿来主义”“实用主义”心态,不仅未能虚心以求,且美其名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即便是人人欣赏的所谓临床疗效,也应该是只有真正的用心去传承一派之长,一分功夫,一份疗效,而后才可以谈及创新,缺少真正的传承精神,而片面强调融合,东摘一招,西学一式,这种思维方式绝非传承中医的真正态度。有了这种心态,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难以自立。《小儿推拿广意》中“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虽然讲的是小儿推拿的手法,但我觉得可以引申思考一下,这当中所蕴含的其它的寓意;《中庸》 也说过“不诚无物”,我们也可以琢磨体会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记者:复兴传承中医,推广小儿推拿,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张素芳:中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自古以来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的基本思维模式。习近平主席也说过,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小儿推拿的功用,许多家长已经感同身受了,为了自己的宝宝不打针不吃药,少受罪,能开始尝试着重新接触和了解中医,是一种让人欣喜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中西医结合“融会贯通,法外求法”的心理调节。


   这么多年以来,我觉得,如果达不到手从心应,法从手出,就不可能做小儿推拿。我还认识到,在秉承传统小儿推拿手法的同时,还要符合中西医结合的时代要求加以发展。为此,还是先要搞清楚小儿推拿是怎么回事。


   小儿推拿分为治疗推拿和保健推拿。治疗推拿自不必多言,保健推拿主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中医上叫做扶正,也就是提高正气。这种主要是针对平时没有病症的儿童,日常保健的项目以平衡阴阳、阴平阳秘、脾胃调合、肾气充沛为主。宝健康,乐成长,齐分享。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宗旨是预防保健,因此推广和普及小儿推拿势在必行,它对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祖国后代的兴旺发达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记者:您曾表达,希望以崭新的小儿推拿作为一个起点,将来能够往更理想的方向去走。关于小儿推拿,您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张素芳:越是传统的,往往也越是现代的。老百姓太需要中医了,大量的病无从医治,中医是一个根治于民间需求的,很多老百姓都需要的这么一个学科。如果中医好好发展,能解决很多问题,中西医是处在不同认知体系相互对话这一基本架构之上的。我对小儿推拿的理想是用更本源的视界融合,实现真正的深层次的中西医统一,因此中西医的对话具有尤其关键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有着独特中医视野的小儿推拿有能力为儿科医学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记者:小儿推拿更多地走向大众,我们更应该做一些什么深入的工作?


   张素芳:21世纪以来,一向被批评否定的中医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变得时尚起来。言必谈中医养生,动辄讲绿色疗法,这里既有我们心灵深处对传统中医久远的温情回忆,也有对滥用抗生素思想抵触这种物极必反的因素在里面。你现在去看看,每个城市里,每个社区街道中,都会有一两个小儿推拿店,形式多种多样,成人推拿改造的,上门小儿推拿服务的,挂靠医院诊所或母婴机构的……我看到不知道是该欣喜还是该忧虑,欣喜的是我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忧虑的是这么多靠小儿推拿诊疗或调理的机构,有多少是真正靠谱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练技术,要得其要领。我们应该思索小儿推拿最终对孩子要达到什么效果,还有我们从病例中能悟到什么。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许多基本小儿推拿的学术问题依然很少人去触碰,许多在研究的人员还是希望以此博得各类外行的喝彩,很多所谓高新项目甚至并不高新。对小儿推拿的热爱,要想真正出成绩,首需耐得住寂寞,而不是盲目追风。我这些话,可能很多人都不爱听:任何学问想要真正深入的话,都必须经过长期砥砺、循序渐进。追求巧言小慧,追求短期见效,流风所及,为害不浅。泰戈尔说过“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其实中医学问好比广阔的天地,需要我们去质朴地探索认知;小儿推拿同样是一种高深的“智慧载体”,而绝不是什么“小儿科”“小道小技”,同样需要精雕细琢,需要有工匠的孤往精神。


   记者:那么,如何让小儿推拿在今天更好地发展?


   张素芳:《素问·调经论篇》中讲道:“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说的是风雨外邪伤人,先侵入皮肤,再传入孙络,孙络满再传入络脉,络脉满而输入大经脉。清朝程文囿《医述》中也提到:“人身有经,有络,有孙络,气血由脾胃而渗入孙络,由孙络而入各经大络,而入十二经。譬之沟涧之水流入溪,溪之水流入江河也。”由此可知,血气在十四经循环过程中,由各经而溢入于所属的络脉系统,流注不已,从而发挥营养作用。


   尽管络脉众多,纷繁复杂,但这些络脉在全身的分布却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以经脉为其主体,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只有筋脉流畅,气血调和,人体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小儿推拿行业时至今日,遍地开花,像前面说的,我确实是有喜有忧,有的所谓“小儿推拿”,是有其形而无其实。这些搞小儿推拿的门店在行业内,形成了杂乱无章的局面,就无法做到筋脉流畅,气血调和,我们这个小儿推拿行业如果形成了风雨伤人,由皮肤伤及孙络,再至络脉,终至经脉的局面,那络脉系统不但发挥不了营养作用,反而伤及自身,无法平衡,对小儿推拿事业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小儿推拿的发展,需要各位业内同仁在掌握本学派诊疗的精益求精基础之上,互相协作,扩大新的治疗范围以及养生保健治未病范围,做好学术与医疗经验交流,慈幼惠众,共同提高,这将是我们以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传统中医的国际推广工作是我们重建文化自信的最基础的工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些老一代中医人要为国家多多培养属于21世纪的、面向全球的、能实现民族振兴的世界中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