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关于《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35年)》的解读

2018年11月0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关于《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35年)》的解读

2018年11月1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35年)》(下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围绕本市中医药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本市中医药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措施和组织措施,是新时期推进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现就《规划纲要》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纲要》的编制背景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医学,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2010年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实施了包括三轮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扶持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位居全国前列,我市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当前,中医药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上海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市卫生计生委、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牵头开展了本市《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纲要》编制的总体考虑


  1.注重把中医药摆在“健康上海”建设大局中来谋划。《规划纲要》立足于“健康上海2030”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疾病康复和维护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打响上海中医药品牌。


  2.注重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构建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中西医融合、防治并举、协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推动人人享有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中医健康医疗服务。


  3.注重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一是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国际化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利用好中医西医两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并重;三是坚持中医与中药相结合,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四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五是大力提升中医药教学和科研水平,巩固提升本市高校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结合、协调发展。


  4.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规划纲要》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资金保障、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维护公立中医药机构的公益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中医药服务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中医药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5.注重中医药新业态的发展。《规划纲要》充分考虑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旅游服务中的作用。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医疗卫生和市民健康的作用,也要大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三、《规划纲要》确立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规划纲要》按照2020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规划纲要》确定了八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


  1.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包括7项重点任务。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重点是不断强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和优化中医药资源布局。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各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重点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优质资源的联动共享重点是促进中医优质资源的均衡分布。促进中西医结合重点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支持社会办中医重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服务需求。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重点是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与水平的的整体提升。


  2.深化中医治未病和健康服务发展,包括4项重点任务。推进治未病服务重点是推进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融入慢性病患、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市民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重点是培育一批技术成熟、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动中医与养老融合发展重点是支持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重点是推进中医药与旅游产业融合。


  3.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包括5项重点任务。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发展重点是支持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中医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医教协同重点是建设以“5+3+X”为主体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中医药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体系重点是促进中医药人员终生教育。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是形成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其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培养服务全生命周期各类中医药人才。


  4.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发展,包括4项重点任务。深化海派中医传承重点是全方位打造海派中医服务品牌。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重点是完善创新体系,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是推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探索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协同创新重点是提升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水平。


  5.提高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包括4项重点任务。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是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促进中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中药材从种植养殖、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到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培育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材现代服务平台。加大中医药健康产品及中医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重点是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医医疗器械知名企业、知名品牌。


  6.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和标准化,包括2项重点任务。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和标准化工作重点是深化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发挥中医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重要作用重点是加快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提高上海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7.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包括2项重点任务。吸引境外机构和人员来华消费重点是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多样化服务模式。支持中医药跨境服务重点是培育一批有跨国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和服务品牌。


  8.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包括2项重点任务。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是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对健康发展的引领。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重点是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如何保证《规划纲要》真正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行业和个人的作用,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主要有六个方面:


  完善中医药法制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政策支持制度、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化体系、建立完善监测与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