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运动健身

松静功辅治糖尿病

2012年01月2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松静功辅治糖尿病

 

 

 

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糖尿病患者最好配合气功治疗——这是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练习气功,不仅可使经络畅通,气血旺盛,而且可改善内分泌功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气功中的松静功最适宜糖尿病患者练习,因为松静功主要是练习放松入静。放松入静是练好气功的最基本要求,练好松静功可为练习其他气功打下良好基础。现把练习松静功的方法介绍如下,供糖尿病患者和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姿 

 

  1.卧式

 

  仰卧式 仰卧在硬板床上,枕头高低以头颈舒适为宜。双目、口齿轻闭。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自然放松,双手十指微曲或虚握拳,置于大腿两侧,或双手交叉相握轻放于小腹上。下肢自然伸直,双脚自然分开。

 

  侧卧式 向左、右侧卧均可。以右侧卧式为例:右肩向下,面向右侧躺卧。双目轻闭或半张半合,仅留一缝,口齿轻闭。右腿伸直,左腿弯曲,轻放于右腿上。右手自然放在枕头上,距离面部约为两拳左右,左手轻放于左髋关节上。

 

  2.坐式

 

  普通坐式 端坐硬板凳上,腰部放松,双肘关节微曲,稍向下沉,但不用力,手心向下,自然轻放于两侧大腿上。头稍向前倾,双目半开半合,舌头自然放松,不要做上下左右舔舌动作。

 

  自然盘膝式 端坐硬板凳上,双腿盘起,左小腿在上,右小腿在下。上体端正,肩膀放松,双肘屈曲,腋窝保持空虚,双手合十,轻放在近小腹的大腿根部。

 

  3.站式

 

  自然站式 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宽。臀部稍向下坐,着力于腰髋部。上体保持端正,腰脊放松,双肩稍向下沉但不用力。腋窝保持空虚,双肘关节稍曲,双臂自然下垂,稍做外撑,掌心向下,五指分开,微弯曲。

 

  抱球站式 在上述自然站立的基础上,双手作环抱状,双手之间距离约为50厘米,掌心向内,十指微曲,五指分开,形似抱球状,高度为低不下脐,高不过乳。

 

  呼

 

  自然呼吸 呼吸自然、柔和、细缓、均匀,与平时静坐时一样。

 

  深长呼吸 在上述基础上,逐渐将呼吸加深、加长。

 

  意

 

  1.意守丹田 上丹田是指印堂穴(两眉间连线中点);中丹田是指脐中穴(脐内1.3寸处);下丹田是指关元穴(脐下3寸处)。上丹田一般不宜意守。意守中丹田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糖尿病中后期出现的腹胀、纳差、腹泻、消瘦等症状。关元穴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与人体强壮有关。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减退时可意守关元穴。

 

  2.意守命门 命门穴是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2腰椎棘突间,也称后丹田,是人体十二经络之主。命门在中丹田之后,在意守中丹田的基础上,再意守命门,意守完毕,还需把意气归于中丹田。

 

  3.意守涌泉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穴位,在脚心稍前方凹陷处。作用为使气下行,头脑清楚,双腿有劲。糖尿病患者出现眩晕、肢体麻木、沉重时,可意守此处。练习完后将意气归于中丹田或下丹田。

 

  4.意守足大趾 足大趾上有脾经(内侧)和肝经(外侧趾甲根后)通过,意守足大趾有疏通肝脾二经、补气活血功效。练完功后要把意气归于中丹田。

 

  练

 

  1.放松入静 呼气时,从头部开始向下缓缓放松,放松至中丹田(或下丹田),也可沿脊柱放松到腰部命门穴,双上肢同时从肩部放松至肘部;吸气后,再配合呼气从已经放松的部位继续由上而下放松,直至全身放松,然后酌情意守上述穴位或大足趾。如自觉某一处未放松,可用轻微动作使其放松。一次放松不成,可多次入静放松。

 

  2.气息升降 当放松入静运用自如后,可在意守下丹田和涌泉穴的基础上练习升降:随呼气将气息自下丹田经双腿降至涌泉穴,稍停后再随吸气将气息自涌泉穴经双腿引入下丹田——如此升降,反复练习。如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双下肢可有疼痛感,否则会感到温热、轻松和舒适。

 

  3.收功 准备收功时,要把意念引导至中丹田或下丹田,然后轻搓双手,轻轻活动肢体,随后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