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吟诗诵文助长寿

2012年05月0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吟诗诵文助长寿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药报

 

 

 

  诗歌是劳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日记,自然包含有与人类生老病死相关的重大主题,对健康问题的反映不仅是直接的,而且是深刻的。打开古今中外诗歌一看,果然贴满了与人类健康长寿有关的印花。

 

  诗歌中蕴含的健康之理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何妨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扁和到门前”。这是白居易的诗,他说的睡眠生理与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简直就是医学专家的语气;“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陆游的诗,他说的食粥的益处和从中反映出的食疗思想,至今看来还是进步的;“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难。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这是郁达夫的诗,他对人生中年健康危机和中年人心理的剖析,非常切合实际且具有远见性;“山歌不唱忘记多,大路不走草成窝。快刀不磨黄锈起,胸膛不挺背要驼”。这是湖北民歌唱的,说的是锻炼与健康的关系、驼背与挺胸的关系,如今看来也是经验之谈;“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这是吴西逸的曲,他对水和花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认识,是非常超前的大卫生观……像这类说药论病、说防论治、从生理说到病理、从健身说到康复的与健康长寿有关的诗歌,比比皆是,岂能说这是诗人们在随口开河?

 

  用诗歌防治疾病

 

  把诗歌作为防治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史籍中可以找到大量的记载。唐代诗人李欣“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的话,说的是民歌诗词治病的事;枚乘《七发》中吴客不用“药石针刺灸疗”,而用“要言妙道”治愈楚太子疾病的记述,也是这一道理。陆游为头痛不愈和忧愁难解之疾开出的处方是:“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能醒然”,“闲吟可是治愁药,一展吴笺万事忘”。

 

  苏东坡开出的养生方更妙:“正当逛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他的处方只有两味药,“笑”和“看诗”。杜甫也略懂医,当得知一位客人罹病时,他说:“诵吾诗可疗之。”于是,客人就反复朗诵“予璋髑髅血模糊,手持掷还崔大夫”之句,果然疾病得愈。还有一位患失眠症的落第秀才向杜甫问道,杜甫仍以诗为方,送诗一首,让他一边读一边实践。诗中写道:“长馋长馋白木柄,我生托予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秀才按照他的要求,边采药边吟诗,道理明白了,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身体健壮了,失眠症也痊愈了。

 

  中医学认为,吟诗是一种气功锻炼,由抑仰顿挫、节奏分明的朗诵引发的深呼吸运动,能起到气归丹田的作用,以达到“精神内守”的效果。《黄帝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民歌诗词有如此好的效果,病岂有不愈者!如果再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辨证施唱、辨证施吟,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民歌诗词进行歌唱吟咏,达到令抑郁者振奋、令亢奋者安定、令焦虑者平静、令多猜者解疑的效果,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关链接

 

       国外的“诗疗法”

 

  在不少国家,“诗疗”都是重要的治病手段,甚至是某些疾病的特效“药物”。如在意大利的一些药店里,不少优秀的诗作被包上华美的装璜后作为“保健品”或“药品”出售,并且还附有“作用用途”、“用法”、“禁忌”的说明书。如美国诗人朗弗罗的《生之赞歌》,被贴上了治疗抑郁症的标签;英国诗人济慈的《睡去》,被写上可以治疗失眠症等。一些药厂和医院还专门邀请诗人创作能够治疗疾病的诗篇,根据病人的病情写出有针对性的“诗处方”来。

 

  日本学者对吟咏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个人读、集体读、领诵、合诵、低吟、高声朗诵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治疗相关类型的疾病。如高血压患者的朗诵方式,是低吟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咳喘患者的朗诵方式,是拉长语调吟咏描写高山流水的诗篇;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朗诵方式,是高声朗诵具有激情的诗篇等。一些学者还对运用这种疗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包括正确的姿势、标准的声音、合理的时段安排等。真正能够按要求去做的,就能起到作一套健身操的作用,对调节大脑的兴奋抑制过程、加速血液循环、活跃新陈代谢、改善不良情绪、增强抗病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从而使人的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