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长夏养生要防湿

2012年05月1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长夏养生要防湿

 

 

 

张毅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长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特定节气,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脾在体内恰是一个喜燥恶湿的脏器,因而其运化功能最易受到伤害,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这里介绍几种在长夏节气里常用且有效的防湿祛湿方法:

 

  按摩祛湿法

 

  点揉承山穴(伸小腿时,腿肚的肌肉出现交角处),或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都很有作用。有条件的话用艾灸效果更好。平时也可点按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可健脾胃,有助于运化体内水湿;内湿过重的人,还可以用艾条灸肚脐处的神阙穴。

 

  运动祛湿法

 

  长夏酷热,很多人喜欢猫在空调屋里。其实,你在脱离自然界的同时,也使体内减少了对天阳清气的吸收,会导致脾阳不运,湿从内生,一旦离开空调环境,更容易受到暑湿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每天保证40分钟左右的运动,通通透透地出一身大汗,同时每天饮用不低于2500毫升的足量水液(加适量糖、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这样,体内水液里的废物,“湿气”每天被清理、更新一次,既排毒又养正,两全其美。需要提醒的是,暑湿易耗气伤阳,刚开始运动应以慢跑、散步、郊游为宜,待身体较为适应后再逐渐增大运动量。

 

  药粥祛湿法

 

  中医认为,脾对水湿的运化有重要作用,粥是养脾胃的最好食物,同时作为药物的媒质,能更好地运载药物发挥功效。

 

  茯苓粥:茯苓粉20克,粳米100克,盐、生姜粒少许。粳米淘净。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熬至糜烂,再加盐、生姜粒,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用。能健脾祛湿。

 

  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每日上、下午随意服食。能利水渗湿。

 

  砂仁粥:砂仁3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淘净煮粥,待粥煮熟后,调入砂仁细末,再煮沸三五分钟即可。早、晚餐温热食。或少量多餐次服用。能升阳化湿。

 

  药茶祛湿法

 

  饮茶是中国人的特有习俗。药茶在长夏养生防湿方面更具独特功作用。

 

  夏枯草茶:取夏枯草60克,红砂糖20克,以沸水1500毫升煎1分钟后,闷泡5分钟,置保温瓶中,代茶饮用。每日1剂。有清肝养脾利湿作用。

 

  柠檬茶:鲜柠檬25克(或干品10克),鲜姜2片。以沸水500毫升煎3分钟后,置茶杯内随饮,可回泡,每日1剂。有祛暑化湿养胃的作用。

 

  双花茶:取金银花5克、菊花3克、绿茶3克、红砂糖10克。每次用沸水200ml冲泡,分2~3次饮用,可回泡,每日1剂。有清肝解毒利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