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苦夏”多喝“双麦”茶

2012年05月2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苦夏”多喝“双麦”茶

 

 

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 大麦调理肠胃、消暑生津 

 

 

 

中国中医药报

 

 

 

  炎炎夏日,不少人出现“苦夏”症状,如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乏力、疲倦。“苦夏”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轻者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夏季过去天气转凉后可自行缓解。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赵詹东说,“苦夏”之“苦”,始于胃肠。所以,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习惯,如适量饮用一些调理脾胃的茶,如荞麦茶和大麦茶,从而起到缓解食欲不振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荞麦具有“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的作用。荞麦中含有大量的芦丁、纤维素、硒及维他命等营养物质,不仅适用于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还可防治肥胖,消化脂肪并保持心血管正常。荞麦可促进脾胃运作、增加食欲,所以特别适合“苦夏”中感到食欲不振者。此外,荞麦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净肠草”,净肠通便效果非常好,对于那些想瘦身的女性也十分有益处。需要提醒的是,荞麦虽佳,但性凉,一次不宜多食,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体质敏感之人不宜食用。

 

  大麦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不仅可以调理肠胃,还可以帮助消化。 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下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茶主要用于消温解毒,健脾减肥,清热解暑,去腥膻,去油腻,助消化,润肤乌发。还可用于饮食过度,胸闷腹胀,炒黑研磨服,有化炎消胀,调中止泻之功。对食少乏力者,用大麦加糖服,可益气健胃。此外,暑热烦渴,用大麦煎水茶,清暑生津,除烦解渴。

 

  大麦茶和荞麦茶都属于传统饮品,冷饮具有防暑降温之功,热饮具有助消化、解油腻、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长期饮用,能收到养颜、减肥之功效。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把大麦或荞麦炒制成焦黄,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分钟就可浸出浓郁的香茶。不愿意煮开的,可以选择用开水直接泡,一般情况下,泡个15分就可以喝了。如果夏天不想喝热的,那就把泡好的大麦茶或荞麦茶放进冰箱,会是很好的解暑饮料。要注意的是,冰的大麦茶不要多喝,以免刺激肠胃,反而适得其反。(杨丽)

 

  苦夏调理有方

 

  苦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湿热重型。主要表现为身热、口干欲饮、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可采取清热祛暑化湿的方法,主要用药有:荷叶、藿香、薏苡仁、滑石、茯苓、半夏等;二是气虚型。这类人通常容易疲倦、四肢无力、气短、不思饮食。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能和胃化湿、益气健脾;三是气阴两虚型。这类人除了有气虚表现外,还会出现阴虚内热症状,如手脚心发热、潮热、盗汗、清瘦、口干、舌质红。可用西洋参、麦冬、知母、玄参、黄芪、石斛等益气养阴。

 

  预防苦夏,要加强锻炼。苦夏者多半体质虚弱、脾胃欠佳,因此,平时应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提高机体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要科学膳食。夏季多食用一些苦味食品,既可以降泄心火、消暑利湿,又能够抑制燥湿,健脾利胃,增强肠胃功能;要合理用药。根据苦夏的不同表现,可以采用消暑益阴、健脾利湿、调和胃肠等中药调治;要注意休息。夏季昼长夜短,人体的活动量相对加大,能量消耗也有所增加。应当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