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7月0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休息时间也摄生
□ 王昭垣 山东荣成市斥山卫生院
中国中医药报
《论语·述而》中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在空闲时,总是舒舒坦坦地休息。在我国古代既有静养的休息方式,也有动养的休息方式,还有闲赏、逸游等高雅的休息方式,可以因人因时加以选择应用。
静坐法 静坐法源于静神学说。静则神思内守,所以静可以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静养可以安神却病。静坐法是工作或劳动之间可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休息方式,特别是对终日劳心用脑,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心肝火旺的病人,尤为相宜。
散步法 散步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轻度的劳动,为历史养生家所提倡。《千金翼方·养性》说:“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而行,但无令气乏气喘而已。”饭后缓行数百步,可以促进食物消化转输;久坐者宜室内缓行数十遍,使筋骨活动,络脉流通;睡前缓行千步,然后就枕,是以动求静,有助安眠;因事外出,若路途不太远,“安步亦当车”。
闲赏法 赏鉴清玩是养生的一种方式,它能调节生活,陶冶性情,又能增加知识,提高鉴赏力。《寿亲养老新书》认为:“养老之法,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提出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孤僻郁闷的好方法。有好琴棋者,有好书画者,有好古玩者,有好禽鸟者,有好花木者,各有嗜好寻求,自得其乐。
逸游法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明代徐霞客、李时珍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不但使他们练就了健壮的身躯,也获得了过人的学识,在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休闲之日,投身自然,游览山野,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阳光使人温暖,还能增强抵抗力;林木花草丛中,空气新鲜,令人脑清神爽,遍体舒畅,清澈凉爽的溪水,洗把脸心脾清冽。逸游,使人心旷神怡,胸襟开朗,消除疲劳,体格强壮。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日剧烈,让我们都学会休息中摄生,增强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