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8月2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同样20℃,秋春大不同
□ 霍寿喜 安徽省铜陵市气象局
中国中医药报
进入9~10月,全国很多地方的日平均气温都在20℃左右,气温不高不低,天气不冷不热,风吹着也很爽快,树木花草尚未枯衰,都还保持着绿色,气温和景色似乎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
不过,从空气湿度、温度变化趋势及室内外温差的角度上说,同样是20℃,秋天和春天是非常不同的,对应的养生法则也完全不同。
首先,虽然秋季的9~10月和春季的3~6月的每日平均气温相差不是很大,但湿度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春季的湿度偏大,而秋季的湿度偏小。中医所说的“湿”、“燥”两气,与气象学中的湿度是相对应的。秋高气爽时节,湿度常常过小,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份,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所以秋季需防“燥淫”(也称“燥邪”)。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所以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其次,同样是20℃左右,秋季和春季的温度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春季,气温总的趋势是上升,而秋季则是下降。而这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直接导致“春捂”和“秋冻”这两种不同的做法。春季里,由于冬天的“惯性”所致,人体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否则,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秋季,天气是逐日变凉的,但过早地穿上厚衣服,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所以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抗病。当然,春捂秋冻也要适度,切莫“捂出中暑”或“冻出感冒”。
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但确实比较重要的,就是虽然同样是20℃,但秋季和春季的“室内外温差”是相反的。我国气候专家通过对春秋季居室内外温度的观测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平均而言,春季室内气温低于室外,室内外温差为负值;而秋季室内气温则高于室外,室内外温差值则为正值。这样的规律,还进一步佐证了“春捂秋冻”的科学性:春季从温暖的室外进入冷凉的室内,如果不多穿衣捂一捂,则容易受寒致病;秋季室内温度相对较高,进入室内后,则完全可以少穿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