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9月0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面对秋燥别错用清热泻火
中国中医药报
自立秋以来,很多地方的气温居高不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仍贪凉饮冷以应对“秋老虎”。殊不知,季节变换了导致人们生病的原因也变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医师丁烈说:中医理论认为秋季主气为燥,气候干燥缺乏水分,人体易感燥邪而发病。从燥邪的致病特点看,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邪伤人,多从口鼻入而伤肺,所以秋天心烦口渴、鼻干咽燥,干咳少痰者很多。因此,也使很多人形成错觉,认为自己上火了,自行购买寒凉的药物以清热泻火。
其实,燥邪有外燥与内燥之分。外燥是因外感燥邪而发,应服用轻宣燥邪之剂,代表药物如杏苏散。内燥则或由热盛伤津或汗、吐、下后伤津或素体阴血亏虚等原因引起;多伴毛发干枯、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应服滋阴润燥药物,如清燥救肺汤或养阴清肺汤之类。
总之,初秋虽然还热,但不要过于贪凉,有病也别一味清热泻火,一定去医院辨明原因,以免耽误自己的病情。(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