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年轻的心经常熬夜也早搏

2012年10月1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年轻的心经常熬夜也早搏

 

 

 

功能性早搏不必用药

 

 

 

中国中医药报

 

 

 

  小薛这几天一直忧心忡忡,原来上周体检时查出有“早搏”。他在网上一搜,发现对早搏的治疗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这让他很困惑。其实不同情况的早搏要区别对待:对于有症状的器质性早搏需积极治疗;而自觉症状不明显的功能性早搏则无需药物治疗,只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提醒,如果对功能性早搏进行过度治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要比早搏本身严重得多。

 

  两类人群常发生早搏

 

  早搏(又叫过早搏动),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即心脏不是有节律地跳动,忽快忽慢,人会感觉到心慌、心悸,甚至有心脏偷停的症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说,早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前者常常是因为喝酒、喝咖啡、喝茶、熬夜、精神紧张等引起,多在做体检心电图上显示出异常,而这一部分患者以青年人居多。

 

  而器质性早搏以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居多。如果频发的早搏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或原有心脏病的患者因为早搏而诱发甚至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这一部分人则要积极治疗。

 

  通常来说, 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往往在运动、劳累状态下多发,而功能性早搏往往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多发。由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一定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而功能性的早搏,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 主要是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所致,在身体上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心脏B超,可区分不同早搏

 

  周淑娴指出,对于早搏的诊断需要结合年龄、病史、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在区别诊断功能性早搏和器质性早搏上,患者的年龄、性别也常常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周淑娴说,比如一个30岁的早搏患者,如果是女性,以功能性的居多,因为女性在绝经以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是很少罹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如果是男性,则要看他有没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家族史,需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所以,早搏的诊断需要详细问诊及具体的检查。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给早搏的患者做心脏超声波检查,以确定心脏的大小、结构、功能有没有问题,这是区别是否器质性早搏的最简单的方法。对于复杂一些的病例,有时候也要进一步做冠状动脉的检查,比如冠脉CT、冠脉造影等,看看冠状动脉的状况,以辅助确诊。

 

  过度治疗,后果比早搏本身严重

 

  对于功能性早搏,如果自觉症状不明显,仅仅是在心电图上有表现,就没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应该着重对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保证睡眠时间,每周有一定的运动量,饮食清淡等。除了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协调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有一些患者因为工作压力而使情绪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这往往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如果自觉症状明显,老是感觉“心慌慌”不舒服,对工作生活也会造成影响,则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周淑娴说,对于早搏的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以缓解症状,比如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情况严重的可以使用β阻滞剂类药物抗心律失常,或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搏的治疗上,切不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态度,一查出早搏就用药物一一消除。

 

  实际上,对于功能性早搏,如果没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必用药物治疗,如果过度治疗(例如用药抗心律失常),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比早搏本身要严重得多,要知道,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引起人体血压降低、心功能不好等副作用。(张华  王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