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4月14日
亳州利用新技术做大中药产业
2013年04月14日
中安在线
今年3月23日,王老吉凉茶在亳州投产下线,填补了亳州功能饮料无著名品牌的空白。亳州广印堂药业公司与广药集团合作,引进了国际利乐公司生产线,生产软包和红罐凉茶,年产值可达12亿元。亳州以科技创新作为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的有力支撑,力争到2015年,使科技含量较高的中药工业总产值接近整个药业经济的50%,达到300亿元。
随着亳州中药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人才匮乏等因素凸显。为突破瓶颈,亳州市强化中药产业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向科技化、信息化转型。
“科技创新优化了产品结构,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亳州华佗国药厂负责人介绍,公司成立了安徽华佗现代中药研发中心,近年来连续研发出救心丸、阿胶养血颗粒等独家产品,形成了片剂、丸剂等6大类型60多个品种。从单一的饮片加工企业,到现在拥有61个获得生产批件的品种、3个新药证书、8个发明专利,年销售额达7亿元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济人药业只用了短短12年。在政府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亳州市本土药企掀起了科技创新热潮,2012年科技创新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同比增加了一倍多,接近40%。
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各个关键环节,亳州规划搭建中药产业技术平台、中药新药研发平台,建设完善亳州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和组建亳州中药研究院。以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由济人药业牵头,引进天津药物研究所高端人才,攻克亳州中药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亳州规模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132.8亿元,占全省的64.8%。目前,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的中成药制造发展提速,全市中成药企业10家,2009至2012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速67.7%,已形成疏风解毒胶囊、复方丹参片2个年销售超亿元的单品种。全市有饮片加工企业61家,140家已经建成等待许可和认证,58家正在建设。中药保健品发展势头良好,中药日化正在发展壮大,兽药、中药消杀剂开始起步。(记者武长鹏)
(原标题:亳州利用新技术做大中药产业)
原文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13-04-14/054226820044.shtml
(本站编辑 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