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12月03日
鼻衄多火亢 治疗宜清降
中国中医药报
鼻衄的辨治,有外感和内伤两类。内伤多以火热亢盛为多见,临床表现鼻衄血多急剧量多,速治以清热泻火降逆,气火平则血自止。亦有少数属于气血亏虚者,可参照气血两虚基本方药处理,或服用黑归脾汤亦可,即把归脾汤全方药物一同炒至微黑色,煎服。
血从清道出于鼻,称为鼻衄。鼻衄量多时,又称为鼻洪。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说:“血从清道出于鼻为衄,症多火迫血逆,亦有因阳虚致衄者。火亢则治宜清降,阳虚则治宜温摄,……暴衄则治须凉泻,久衄则治须滋养。”
辨治方药
鼻衄的辨治,根据其发病的不同原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多因于风热犯肺;内伤多因于火热亢盛,包括胃热薰蒸、肝火内动、阴虚火旺等。
外感鼻衄
临床表现:鼻衄或涕中带血,多有表证,恶寒发热,头痛或身痠楚的现病史。
治宜清肺解表为主,酌加凉血止血之品。
基本方药: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炒山栀10克,丹皮10克,白茅根30克,炒荆芥6克,薄荷(后下)6克。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清泄肺卫风热,荆芥、薄荷解表透邪,山栀清热解毒,丹皮、茅根凉血止血。
加减运用:里热重者选加黄芩、生石膏,阴虚者加生地,大便秘结加大黄,咽痛加桔梗、元参,出血多加藕节炭,咳嗽甚者选加贝母、橘红、杏仁,兼喘促者加麻黄、桑白皮、甘草。
火热内盛
临床表现:鼻衄,色红量多,多伴有口渴引饮,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等,舌红,苔黄,脉数。
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基本方药:水牛角15克,芍药15克,生地30克,白茅根30克,丹皮10克,山栀子12克,侧柏叶12克。
方解:此即以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代犀牛角)为基础方,主以清热滋阴、凉血散瘀;加茅根、栀子、侧柏叶,以增强清热止血之作用。
加减运用:大便秘结,加大黄、川牛膝;肝火旺者,选加龙胆草、青黛(冲服2~3克);胃火重者,加生石膏;阴虚甚者选加元参、麦冬、阿胶等;出血量多或久不止者选加藕节、黄芩炭等,或加代赭石降气止血,或加牛膝引血下行。
鼻衄亦有少数属于气血亏虚者,可参照气血两虚证基本方药处理,或服用黑归脾汤亦可,即把归脾汤全方药物一同炒至微黑色,煎服。
此外,妇女病证中有一种称为“倒经”的,即正常月经闭止,而每届经期即鼻衄(亦有咯血者),且一般出血量还不少,伴有口咽干燥、心烦郁闷等症。笔者早年在农村行医时,确曾遇见数例倒经患者,辨证皆从肝郁化火、迫血倒行论治,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调治3~5个周期,对于改善症状,恢复正常月经,多能有效。现谨凭记忆,示方如下,聊供参考。
基本方药:柴胡、山栀子、当归、川牛膝、茜草各9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白茅根30克,薄荷、甘草各4.5克;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者,加黄芩、法半夏或炒荆芥等;以咯血为主者去牛膝,加全瓜蒌(打)、仙鹤草等;阴血亏损者选加生地、阿胶等。服法:每于预测的经期前2天开始煎服,连续服用5~7剂。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12/02/content_80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