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金匮》蜘蛛散及袋蜘蛛的临床应用

2014年05月2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金匮》蜘蛛散及袋蜘蛛的临床应用

 

 

中国中医药报

 

 

  《金匮要略》曰:“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对此,后世医家,凡有识者无不称效。如金元刘河间经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在其验案中就多处赞谓:蜘蛛散为“疗疝特效方”。《国医月刋》中,有学者在多方研究的基础上,亦强调指出:蜘蛛散治疗孤疝“妙不可言”。然就蜘蛛而言,后世误用者甚多,如有人误作房角之张网蜘蛛,有人误作草本败酱科之蜘蛛香等等。由此,严重影响其功力和作用,以致随年代迁延,采用之人渐少,使治疝良药被弃。后有人患疝气,中西医治疗不效时,经一乡村农民介绍,以单味“袋蜘蛛”治之,数剂即愈。后上方经多例临床验证,证实袋蜘蛛一物,疗疝功专,效力宏伟,可能为金匮蜘蛛散之主要成分。

  袋蜘蛛的药用常识

  袋蜘蛛又名口袋虫、壁口袋、土口袋。

  形态:酷似张网蜘蛛,呈黑褐色而有光,大如豌豆。足共十只,左右各五,身长;头如蟹,夹曲如钩,长约3毫米,较身尤黑;尻腹尖圆而大,胸腹左右各有一白小点,内富青黄色;尾有两须,形尖,长约3毫米。

  特征:作网如口袋,并居其中,网呈灰白色,或灰黑色,长者65~100厘米,短者6~10厘米不等,直如竹筒,底稍尖,袋坚韧厚密如白夹皮纸。在外布网如喇叭,蝇、蚊、虫过则辄出捕食。其跳跃甚速,捕捉时若不将口袋收紧,跳出即不可获。此物味香无毒,画眉鸟甚喜食之。

  产地:无论沙土、黄土,壁间屋角,棘从园边皆产。《本草纲目》所载“土蜘蛛”,系生于草间,色花白有毒,非此物也。

  性味:性微温,味辛香。

  功用:无论疝气偏左偏右,肿大疼痛,或大如碗,或大如杯,或上拘而痛,或下坠而痛,或木硬不痛,皆有效验。

  采集:夏秋捕获,开水烫死,晒干备用。

  制法:于瓦器或铜器上微火焙干至脆,以气香色黄为度,不可煅,煅则功力减。研为细末,或制成片剂、丸剂、胶囊等,亦可如法制成金匮蜘蛛散。

  用法:日服2~3次,每次3克,盐汤送下,重症用烧酒送下。

  服药反应:药后睾丸可有短暂气窜感,或觉疼痛加剧,或见轻度恶心、呕吐,自可消失,勿需顾忌。阴囊木硬不知痛痒者,服后即觉疼痛,继之渐软渐消,多服数次自愈。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5/19/content_85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