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7月15日
回阳救逆解急症
中国中医药报
“回阳救逆法”是祖国医学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则,也是临床上抢救阳气衰亡、正气虚脱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如运用及时、得法常能使病情好转。但由于临床病情复杂变化,故须抓紧时机,针对病机,权衡病情,辨证处理:若是回阳后,阳衰末复,仍须继续补阳。若阳回后,呈现热象,则阳已回,即转为救阴;如仍继续补阳,则更速耗竭其阴,不可不察。
阳复之后当救阴
如急性传染病,邪气伤人易生高热,由于邪气亢盛,既耗气又伤阴,且持续高热,气阴大伤,致气竭阴衰,病情恶化,突然出现体温急剧下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呼吸浅促,神志昏乱,脉微欲绝或伏而不见,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一系列的亡阳危象。此时,即应根据症情,当机立断,急投参附汤,以回其阳。如汗止厥回神清,脉色转和,则为阳气挽回,病情转危为安。
反之,有些病例当阳回后,又冒出火热复炽之象,若仍投参附汤,犹如抱薪救火,结局不堪设想,这时要急予育阴以维阳,才能制止阳邪,保存阴液。否则孤阳独旺,而阴愈亏,阳无阴而无以附也。
“阴”的范围包括精、血、津液,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由于某种原因而致耗损,机体阴阳失调,则发生病变。如体内阴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影响病情发展,造成不良后果。正如《灵枢》所谓:“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因此,后世医者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强调津液和机体生命的内在联系: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说明津液在人体内的重要性。所以阳一回并出现热象时,必须注意补阴。正如张景岳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以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以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
详辨阴阳审机用药
由于阴阳互根,汗、血、精、津液均为阴液,故高热、大汗、吐泻、出血或其他慢性消耗病的发展,都能使阴液消亡,而出现亡阴证。阴液耗竭,则阳气往往失其依附而散越,表现亡阳的危重证候。两者临床表现迥然不同,主要鉴别要点在于:
亡阴汗出如稀水易流而不黏,亡阳则汗出如油而不易流且黏;亡阴四肢冷而厥逆不过肘膝,亡阳则多四肢冷厥过膝肘;亡阴唇舌干红,脉虚数或细数,亡阳则舌白而润,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
主次不同,治法有别,亡阴治宜滋阴增液或养津固气,亡阳则治宜回阳救逆。现代医学的输液、调整电解质平衡、输血(包括血浆)……等亦是为达到救阴、救阳法之目的。
笔者在此举3个病案加以说明。
案1《徐灵胎医案》:芦墟名士迮耕石,暑热坏证,脉微欲绝,遗尿谵语,寻衣摸床,此乃阳越之证,将大汗而脱,急以参附加童便饮之,少甦而未识人也。余以事往郡,戒其家人曰:“如醒而能言,则来载我。”越三日来请,亟往,果生矣。医者谓前药已效,仍用前方煎成未饮,余至曰:“阳已回,火复炽,阴欲竭矣,附子入咽即危。”命以西瓜啖之,病者大喜,连日啖数枚,更饮以清暑养胃而愈。
案2《王孟英医案》:周光运先生归杭定省,七月十八夜,患霍乱转筋甚剧,仓卒间误服麟丸钱许,势益甚,侵晓召余诊。脉微弱如无,耳聋目陷,汗出肢冷,音哑肉脱,危象毕呈,药恐迟滞,请其太夫人先浓煎参汤,亟为接续。随以参、术、苓、芍、附、桂、干姜、木瓜、苡仁、莲实为方,终剂,即各证皆减。盖气分偏虚之体,不禁吐泻之泄夺,误饵苦寒,微阳欲绝,故以真武、理中合法以复脾肾之阳。诘朝再视,脉起肢和,即裁附、桂、干姜加黄蓍、石斛,服旬日痊愈。凡吐泻甚而津液伤,筋失其养,则为之转,故治转筋者,最要顾其津液。若阳既回,而再投刚烈,则津液不能复,而内风动矣。此寒藿乱之用附桂,亦贵有权衡,而不可漫无节制,致堕前功也。(《藿乱论》)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7/14/content_88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