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旷惠桃分期辨证克顽痹

2014年08月0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旷惠桃分期辨证克顽痹

 

 

□ 周珂 王莘智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顾名思义,“顽痹”可以理解为“顽固不化的痹症”,与现代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的表述相似,都以关节畸形,活动障碍,治疗效果不如人意为主要特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旷惠桃悬壶济世40载,长期致力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笔者现将其治疗顽痹的策略概述如下,以飨同道。

    复发期

    温通宣散以驱其邪

    顽痹常反复发作。清·陈念祖指出:“深究起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盖风为阳邪,寒与湿为阴邪,阴主闭,闭则郁滞而为痛。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谈也。”故其发病常因感受风寒湿邪,困郁肌表,阳气被郁,痹而不通,可出现关节疼痛,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

    此时只有通过开腠发汗,宣散肌表之风寒湿邪,使阳郁得通,气血畅行,痹痛方止。旷惠桃提出治疗此期当以温阳(经)散寒为要;而温经散寒之药,首推乌头、附子,大辛大热,气性雄烈,逐寒止痛之力最强。

    张某,女,42岁,2012年11月20日初诊。

    主诉:全身反复冷痛4年,加重1月。患者就诊时以左上肢、左大腿冷痛明显,天气变冷时痛剧,晨起全身皮肤刺痛;全身乏力,易出汗,头晕,纳差,寐欠佳,二便可;舌暗苔白,脉沉细涩。

    诊断:顽痹,阳虚寒痹。治拟温阳益气,散寒除湿法,施以乌头汤合三附子汤加味。

    组方:制川乌6克,麻黄5克,白芍10克,黄芪30克,附片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西洋参10克,威灵仙10克,安痛藤10克,全蝎5克,地鳖虫10克,炙甘草10克。7剂,加蜜冲服。

    同时以麻黄10克,桂枝2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川乌12克,草乌9克,红花10克,苏梗20克,艾叶10克。7剂,煎水外敷左上肢和左大腿。

    复诊:症状减轻,但感背部冷痛,行经期冷痛,纳可,二便调,舌苔白,脉沉细。上方加吴茱萸5克,桂枝10克。14剂,同时继以上外洗方煎水泡澡。2周后下肢冷痛明显减轻,亦无行经期冷痛感,上方去川乌、麻黄、全蝎,再服6周,无痛感。

    按:顽痹发生,常与风寒湿邪郁阻经络关节,气血不行,经络不畅有关,故用药以温通宣散为要。附子、乌头为辛温散寒之良药,上例所用之乌头汤合三附子汤温经散寒,助阳除湿之功倍增;再以补脾实卫,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汤含于其内,更加祛湿搜风通络的虫药入方,则全方刚柔并济,温散宣通;达邪外出,且不伤正。

    缓解期

    温补脾肾以扶其正

    顽痹处于缓解期时,本虚标实是其病机特点,临床仍可见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偶有疼痛。该病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更困阻脾阳,流注关节,此期治疗当注重温补脾肾以扶其正,补肝疏肝祛其邪。

    旷惠桃认为独活寄生汤具有上述基本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临证加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赵某,男,60岁,2012年10月31日就诊。

    主诉:周身关节肌肉疼痛、畏寒,反复30余年。就诊时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畏寒,胸闷,稍感气促,神疲困倦,多梦,头昏沉,纳可,夜尿频多,5~6次,大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顽痹,肝肾亏虚,脾阳不振。治拟补肝肾,温脾阳,施以独活寄生汤加味。

    组方:独活15克,桑寄生3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川芎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肉桂3克,茯苓20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山药30克,制附片10克,丹参15克,威灵仙10克,仙茅10克。14剂。

    复诊:服药后胸闷气促、头昏沉等症消失,周身疼痛较前减轻,但仍畏寒,夜尿1~2次;舌淡苔薄白,脉细涩。上方去茯苓、附片、丹参、仙茅,加姜黄10克,安痛藤30克,加重黄芪至30克;再14剂后已无明显畏寒感,周身疼痛明显缓解,继续自服后方。

    按:顽痹虽处于缓解状态,但肝肾已亏,脾虚不运,内外之邪伺机而动,治疗当以扶助正气为主,兼以祛邪。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内蕴所致关节屈伸不利,冷痹日久不愈。方中各药联用,本已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温补脾阳,使固本祛邪之力更强,久病得舒。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8/01/content_88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