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11月03日
泄浊化瘀治痛风
□ 刘荔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刘启廷名医工作室
中国中医药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也应运而生,痛风病就是其中之一,古代将痛风称为“宫廷贵族病”,究其发病原因与暴饮暴食、肥甘酒醇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病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30~45岁的男性患者,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明朝虞抟所著《医学正传·卷四》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本病一般呈间歇性发作,急性发作时多出现关节剧烈红肿热痛,夜间加剧,70%以上的患者首发关节为足跖趾关节,其次累及踝、膝、指、腕、肘等关节,且有结节形成,甚或溃流脂液。患者常因疼痛难忍来就医,急性缓解后,即转为慢性期,虽关节红肿消失,但仍疼痛或剧痛。
本病病因复杂多样,如脾失健运、肾失气化等原因造成体内水湿积聚,浊毒内蕴,流于关节,阻于筋脉;或过食肥甘酒醇,滋生湿热痰浊,流注关节筋骨,痰阻脉络;或过度劳累或风邪诱触,致使浊毒凝聚,气血瘀滞,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国医大师朱良春将其命名为“浊瘀痹”。若病情日久或反复发作,多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亏虚的表现,若正虚邪实,痰瘀交阻,深入筋骨,病情加重,则见关节僵硬变形;若痰浊凝结局部,则有痛风石形成。
山东省名老中医刘启廷教授认为,本病好发于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人,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故治宜益气温阳、泄化浊瘀为大法,审证加减,待气血调和、气化正常、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自拟利湿泄浊散瘀汤加减治疗痛风病,短期效果明显,长期疗效巩固。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生活指导。
方药组成:茯苓30克,桂枝15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萆薢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己15克,黄柏10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生姜3片为引。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温浴患处。
功用:健脾益气,温阳化湿,泄浊散瘀。
组方依据:痛风以其疼痛阵作、来去如风的临床特点而得名,病理基础为脾胃虚弱,湿浊瘀阻。急性期多因外寒内湿相搏,闭阻关节经络肌肤而发病;寒湿闭阻关节经络则见关节剧烈疼痛;午夜阴寒最盛,故疼痛多于午夜突然发生或加重;湿浊之邪侵入关节肌肤则关节肿胀;湿性重着下行,故受累关节以下肢跖踝为多见。方用茯苓益脾培土、淡渗利湿,桂枝甘温助阳,化气行水,茯苓得桂枝通阳除湿,桂枝得茯苓不发表而专注化气行水;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渗湿除痹;土茯苓、萆薢解毒除湿,疏利关节,分清泌浊;羌活、独活疏风散寒,除湿通痹,活络止痛;防己、黄柏清利湿热,消肿止痛;桃仁、红花活血通络,化瘀散结;半夏、陈皮、生姜燥湿,理气化痰。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利湿祛浊、解毒散瘀、通络除痹之功。药渣再煎外敷熏洗,以内服与外浴治疗相结合,3~5剂即可缓解疼痛。
加减运用:形体肥胖者,加泽泻、槟榔以增加利水渗湿、行气化滞之功;形体虚胖浮肿者,加黄芪、冬瓜皮、生姜皮以益气补虚、利湿消肿;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通腑泄浊,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大黄中的大黄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而黄嘌呤氧化酶在尿酸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大黄可影响尿酸形成,而且大黄的泻下和利尿作用,能帮助尿酸的排泄,因此,痛风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下肢膝关节肿痛者,加木瓜、紫苏叶以化湿通络,宣畅气机;关节红肿者,加生石膏、知母、虎杖以清热通络,利湿消肿;关节漫肿痛甚者,加白芥子以温化寒湿,涤痰利气,通络止痛;关节剧痛者,加全蝎、蜈蚣以开瘀定痛;关节腔及泌尿系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以化石通淋;伴见头晕昏沉者,加石菖蒲、荷叶、薄荷以疏肝解郁,开窍醒神。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10/31/content_92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