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京华时报:激活小医院还需制度配套

2010年12月1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京华时报:激活小医院还需制度配套

 

 

京华时报

 

 

 

 
  如果缺乏一种医生上下流动的稳定制度,有水平的医生都不愿意下基层去,或到了基层就上不来,那小医院没有水平较高医生这个最重要的实力支撑,就仍然难以让百姓放心。

  “看病难”,是多年来困扰百姓的“老大难”问题,这一次或将真的坚冰渐融。12月14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用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给小医院“输血”,让小医院“活跃”起来,满足百姓基本医疗需求。

  与“看病贵”不同的是,“看病难”其实难在大医院。到各大医院看一看,挂号要排长队,看病要排长队,划价要排长队,取药要排长队……想挂一些专家的号,不半夜起来就永远也挂不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医院很清闲,有的门可罗雀。

  还真不能怪百姓小病也要上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也要挂专家号,那实在是与小医院不顶事有关。连个小病也未必看得好,百姓为什么要信你?在小医院吃了一次亏,百姓就不会上第二次当,小医院当然人气就不旺了。

  小医院原本是为了满足百姓看常见病、多发病的需求的,分布广泛,网点众多,能够让百姓就便就近,却为何沦落到百姓不买账的地步?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不均衡。政策、资金、技术、医生、设备等等,这些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不但不能均衡,反倒屡向大医院倾斜。结果当然是,把大医院都做得模范、阔绰、一流,很有脸面,小医院就都吃不饱,也就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让马儿不吃草,又想让马儿跑得快,天下哪有这种事。

  此次国家下决心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为的就是通过相关政策及多渠道资金补偿等的注入,发挥杠杆效应,推动综合改革,形成良性循环,以“激活”遍布城乡的众多小医院。对于百姓来说,如果在小医院看病方便了,价格低廉了,服务周到了,小病也能治了,当然就不想往大医院跑了。

  从建设性的角度看,这一补偿机制还需要配套性的办法,方能让小医院变成一潭活水。比如,与小医院相匹配的医疗设备、技术、医生等等,都需要长期稳定地流入,小医院才会真正具备担责的实力和水平。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设备、技术通过政策手段或能倾斜,难的是医生下沉的问题。如果缺乏一种医生上下流动的稳定制度,有水平的医生都不愿意下基层去,或到了基层就上不来,那小医院没有水平较高医生这个最重要的实力支撑,就仍然难以让百姓放心。

  事实上,小医院也正处在时代变革的机遇期,其发展方式或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因为我们迎来的是一个百姓高度重视身体健康的时代,人们不仅需要在生病时去医院看病,更需要平时打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小医院在管理百姓健康方面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小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健康需求都提供家庭医生、家庭保健式的服务,那么小医院将会迎来一次彻底的新生,百姓也将迎来身心健康的大跃升。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