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肺主全身之气的临床应用

2015年07月0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肺主全身之气的临床应用

 

 

□ 王玉生 北京同仁堂王府井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肺主全身之气是指肺有呼吸之气及总督全身组织之气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深入探讨其生理病理特点,对指导临床意义重大。

    肺主一身之气化

    全身的气化活动皆是通过肺气的气化功能来调节、治理的。上焦气化则呼吸言语自如,助心运血,循行于全身;中焦气化则水谷之精微及水湿得以输布;下焦气化则二便排泄正常。这种上、中、下三焦的气化功能及联系,肺气占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叶天士说:“以肺主一身之气化。”例如湿温后期往往见上中下三焦俱病,多数可见湿热蕴结全身,使邪气弥漫缠绵不解,叶氏立“从肺论治”之大法,后世医家多宗此法而取效。如吴鞠通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湿热治肺之大法,观《温病条辨》暑门、湿热门中充满了这一治疗思想。治疗湿温在上焦者,首选三仁汤以宣化肺气,淡渗利湿于下焦,并提出:“轻升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湿亦化也。”治疗湿温浸入中焦的三香汤亦以宣散上焦肺气为主。可见肺气在全身气化功能的重要作用。

    肺主肌腠开合

    《内经》有“肺主皮毛”之说,实指肺气和肌表有着密切的关系,肺气充则肌表皮毛健润,汗孔开合正常,汗液排泄及皮肤水分的散发正常,可抵抗外邪的入侵。肺气虚则肌表皮毛疏松、枯萎,不能固摄及抵抗外邪而致自汗或外感。如肺气虚而致自汗易感者,常以玉屏风散温补肺气以固表抗邪。外感风寒表实者,卫阳被郁闭,汗孔闭合而无汗,常选用麻黄汤宣肺发汗以祛邪。

    肺促进血液生成及运行

    呼吸自然之清气及水谷之精气,积于胸中称为宗气,精微物质又可化生为营气、卫气等,注于脉内变为血液。《素问·经脉别论》有“经气归肺,肺朝百脉”之说,是言肺气有朝向全身血脉的作用,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主要脏器虽然是心,然协助心行使这功能的却是肺气。

    当肺气虚弱,或失于宣发,或失于肃降,皆可导致百脉之血液循行失常。如肺气肿、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肺失宣肃,可影响心主血脉的作用,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对该病的治疗,应以改善肺主气的功能为重。

    肺主水道通行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为水之上源”之说,实际上指水液的下行排泄,主要依赖肺气的肃降功能,肺气充实,宣发肃降正常则水液排泄正常,否则可导致水液的排泄失常。

    临床常见的外感风寒肺气闭塞,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溢于肌肤的风水证,采用祛风寒宣肺气而收效;再如外感风湿致水肿者,治宜祛风湿宣肺;外感湿热者,宜清化湿热宣肺。

    因肺气虚而致肺主“通调水道”失常的案例更为多见。肺气虚,其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可出现膀胱不利的癃闭,亦可出现不约的遗尿,其治疗必以温补肺气,肺气充则水液自调。笔者治疗51岁女性遗尿13年,应用补敛肺气法治疗而愈。

    人体水液之通路,虽然下受肾阳的温化,膀胱的蓄泄,中受脾气的转输运化,但在水液的整个分布、排泄过程中,肺气的治节、通调作用关系重大,从而也说明“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理论的正确性。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5-06/29/content_100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