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5年07月10日
戴阳证与格阳证
□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戴阳证”和“格阳证”是少阴病阴寒内盛四逆汤证的进一步发展,阴寒盛极与阳气相格拒,寒逼阳越,但因其阳越程度不同,量之多少不一,故结合症状表现部位,将其区分为“戴阳证”和“格阳证”。
戴阳证
关于“戴”的含义,《说文》云:“分物得增益曰‘戴’。”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即凡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以上的事物均为“戴”。故《尔雅》说:“戴,覆也。”《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可见,“戴阳”即“阳在头面”之意。因阳气具有向外、向上的特性,故“戴阳证”指因寒邪内盛,逼阳上越,集于头面,而见面红如妆的证候。
《伤寒论》第314条说:“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第315条说:“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下利、脉微,是少阴病实寒四逆汤证“恶寒踡卧、手足厥逆、呕吐泄泻、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简略表述,从症状描述上看,并无阳气外越上浮的面赤表现,但从治疗用方中葱白通阳的作用来看,可以确定本证是阳气被阴寒逼迫上越的戴阳证,即除了典型实寒四逆汤证的临床表现外,应有阳气上越而引起的面红如妆等症状。
白通汤中,以葱白四茎替换四逆汤原方中之炙甘草,除四逆汤原有的祛寒回阳功能外,加入葱白以通阳气,使上越之阳回复归位,故名之曰白通汤。
从该方主治可以看出,本证上越之阳是因阴寒所逼而上越,并非因阳虚至极而外越,否则当以桂附大补阳气,而不能再用葱白通透——其证以寒盛为主要矛盾,而阳气并不太虚,也反证四逆汤证是以寒盛为主的实寒证,而非以阳虚为主的虚寒证。
寒盛阳越形成戴阳证,以白通汤治疗。服用白通汤后,不惟下利没有停止,厥逆仍在,且脉微变为无脉,呕吐转为干呕,更陡增烦躁,此既非药不中病,也非病情加重,而是内寒太盛,突然服入大辛大热药物,寒热相互格拒,一时气机窒塞所致,故治疗仍用白通汤,并加入人尿、猪胆汁等寒凉之品以反佐热药,即所谓的“治寒以寒”“甚者从之”之意。
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若脉搏骤然暴出,是阳气突泄之危象;若脉搏时断时续,慢慢增强,则是阴寒渐退,阳气回归之佳兆,故云“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格阳证
“格”,本意为树木的枝杈。司马相如《上林赋》:“夭娇枝格,偃蹇杪颠。”引申为“阻止、搁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谓:“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此处“格”即“格拒、格格不入”之意。格阳证指因阴寒内盛,格拒阳气,使阳气不得归位,反而外越,出现一系列寒盛于内,阳浮于外的临床表现。
《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少阴实寒四逆汤证的典型证候,原文直接点出其病机是“里寒”,而非阳虚;与四逆汤证不同之处在于点出“里寒”的同时,又提出“外热”。 “外热”不是病机,而是症状,是体表发热。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5-07/09/content_101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