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医诊断引入前沿科研方法受关注

2015年08月0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医诊断引入前沿科研方法受关注

时间:2015-07-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海 霞

  本报讯 (记者海 霞)7月28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上,30个省市的专家代表们在交流中医诊法研究、证候研究、诊疗仪器研发以及中医诊断学教学法研究经验时,引用前沿科研方法研究四诊和证候的报告尤其受关注。

  来自中医院校、研究机构和医院的中诊研究一线人员,向大会提交了百余篇学术论文,总结了诊法客观化、证候规范化标准化、证研究中数据处理与挖掘方法、证素、特色诊法与民间诊法、辨证方法体系、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病证规律等研究成果,体现了当前中医诊断学科研思路和水平、教学方法和成果,以及中医诊疗仪器研发状况等。

  标准化病人、情境式案例教学等新兴教学法展示了中诊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非平衡热力学理论、3D打印技术等新理论、新技术在诊法、证候研究和仪器研发上的应用,将中诊领域研究推向了新高度。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李灿东教授提出,今后要在中诊教学中加强实训课,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拓展科研思路,加强跨地区交流,增强中诊学科的影响力,在治未病和健康产业中发挥核心竞争力和支撑作用。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南中医学院承办,河南中医学院校长郑玉玲、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夏祖昌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