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方剂组学”获国际药理学界认可

2015年09月1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方剂组学”获国际药理学界认可


时间:2015-09-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秦 秋


  本报讯 (记者秦 秋)2015年8月,国际著名药理学杂志《现代血管药理》(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刊发了“方剂组学”(Fangjiomics)专刊,标志着具有中医原创思维的新兴学科在国际药理学界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学传承与创新的成果走向国际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院士和研究员王忠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段大跃组成跨国研究团队,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创新性地引入现代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和网络药理学等多学科技术, 贯通“疾病-证候-靶点-方剂(中药复方)”多个环节,跨越单靶点研究模式,从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探索临床常用方剂的网络药理机制,从离子通道、微粒、信号通路揭示了联合治疗复杂性疾病的优势以及探索发展基于辨证论治的临床证候药理学,于2011年首次在国际《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上提出“方剂组学”,引起国际药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方剂组学在将古老的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方剂组学可以提供质量可控的、机制明确的队列设计的治疗策略,从而通过使用较少药物的组合,产生合理的靶向作用和较少的脱靶效应,进而有望攻克联合治疗复杂性疾病所面临的诸多关键问题,代表了今后复杂疾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药理学和治疗策略的发展方向。

  方剂组学专刊以东西方医学在表型组学时代的碰撞为主题,收录了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关于血管性疾病联合治疗和方剂组学的13篇文章。专刊的发表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学术界对方剂联合治疗复杂性疾病意义和作用机理的认识,有效推进个体化联合治疗策略与精准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