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老年人看中医享“特殊待遇”

2015年09月1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陕西省落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医养融合,创建养老康复大环境——

老年人看中医享“特殊待遇”


时间:2015-09-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文


  84岁的王大爷不到八点就赶到离家几公里外的西安市中医医院,本想着早点来排队、挂号,人少好看病。没想到导医护士告知老人不用排队、不用挂号,直接到老年人专用诊断室就可以看病。从医生问诊、检查化验到划价取药,前后1个多小时。

  医院里的盲道、坡道、无障碍卫生间、低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齐全,还有免费轮椅,导医台有专门的护士及志愿者为老人们提供帮助。在这里,凡是年满65岁的老人,只要拿着老年证、身份证证件,就可以免排队、免挂号费。

  这是陕西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优待服务的具体措施之一。9月,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打造富有陕西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和服务品牌。确定了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

  推动中医药医养融合

  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之初,该省着力推动中医药医养融合发展,要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都要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广泛开展老年病、慢病和康复护理服务。鼓励公立中医医院与区域内养老机构建立医养协作关系,建立预约就诊、转诊绿色通道,提供医疗服务支撑,或与大型居民社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此外,该省还将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区、示范点,探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联盟”,开展中医药养老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指导。

  老年人看病享“殊遇”

  为让老年人看病就医更便捷,陕西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候诊区、取药处等公共等待区域加设老年人专用座椅,并用醒目的标识区别,有条件的医院要开辟独立的老年人专用就诊区域,并设导诊人员。医疗机构要开设老年人挂号收费专用窗口,张贴醒目标识并配置老花镜等老年用品。要为老年病人免费提供担架、轮椅等器具,减免老年人门急诊挂号费和普通诊疗费,为老年人主动提供导医咨询和协助就医等服务,优先安排住院等。

  该省还推行老年人就诊“预约优先”制度,优先安排预约和预约转诊的老年人就诊,增加专家号源的预约比例,并适度增加老年门诊的专家人数。。

  放宽中医养老服务门槛

  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当地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鼓励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等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解决高龄、病残老年人康复难、护理照料难的问题……一系列鼓励措施让养老市场热起来。

  未来,陕西省还降低中医养老门槛,鼓励中医医院单独举办、与社会力量合办中医养老机构,整合闲置资源向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集医疗、护理、康复、居住等为一体的养老院或康复医院,并纳入医保定点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