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内伤之伤皆在胃气

2015年10月1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经典探微之读《内外伤辨惑论》⑤

内伤之伤皆在胃气


时间:2015-10-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胃者,水谷之海。”出自《素问•五藏别论》。“饮食入胃”以下这一段出自《素问•经脉别论》,只是原文不是“饮食入胃”,而是“饮入于胃”。

    《内经》中“食气入胃”和“饮入于胃”是不同的两条代谢途径,李东垣这样改动应该是有意的。

    李东垣以口语化的形式引用了经文,并且把不同篇章中的内容合为一段,似也贴切。非熟悉《内经》者不能做到。

    在李东垣的著作中,脾与胃的关系是:胃为主,脾为胃“散精”。

    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

    脾胃伤,伤在胃气。

    元气损,损在胃气,因元气也是胃气之别称。

    一句话,内伤所伤,伤在胃气。

    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这段话不容易明白。

    “脾胃虚衰,元气不足”为什么会“心火独盛”?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当然应该是寒,为什么心火盛呢?

    明明是心火,为什么又说心火是阴火起于下焦呢?为什么不是起于上焦?

    心火怎么又成相火?

    火可以耗气,也可以伤阴,为什么不说相火是“元阴之贼”,单说“元气之贼”呢?为什么不说“火与元阴不能两立”,而单说“火与元气不能两立”呢?

    李东垣学说被后世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说理不清”。

    而说理不清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是理论本身是不符合实践的,无法说清;二是,作者文字功底太差,没有能力说清。

    东垣学说是经得起历史和临床检验的,似乎不属于前者。

    东垣“通《春秋》《书》《易》”(李时珍语)“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内外伤辨惑论》序),似乎也不应该属于后者。

    如此,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法走入李东垣的思想境界,我们的思维和李东垣的思维有一定的距离。

    当然,也不排除李东垣“心中了了,笔下难明”之嫌。

    也许有这种可能:李东垣这里所说的火,是五行中的火。五行应五脏,火对应心,因此称心火。如果有这种可能,李东垣笔下的阴火,仅仅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火,可见于上、中、下三焦以及表里内外任一部位。

    “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这是李东垣创造的一句名言。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补气药与泻火药同处一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景岳提出疑问:“何不曰寒与元气不两立,而反云火与元气不两立乎?”(《景岳全书》)很显然,张景岳不能明白阴火生成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