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5年10月14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张文)日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第十次中医多学科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为“针术对组织结构的调整”,特邀“针术”发明人刘合群教授与长圆针解结法的发明人薛立功教授做主旨演讲。除此,张维波、马晓彤、董宝强、王燕平 、荣培晶、赵宏等专家教授也做了相关内容的研讨。与会代表除了中医科学院系统的专家,还有北京及外省市中医药领域部分学者专家,以及韩国代表。
《黄帝内经》记载着“九针”,之后中医传统针灸不断得到发展和传承。如,现代针灸门类中涌现岀来的诸如针刀类、长圆针等等都各有所长。而“针术”概念是刘合群教授提出,经过多年实践创立,临床上被证明既安全又具有确切疗效的一种新技术,被业界称为“合群针术”。由于针的手术不用开刀,不流血,没有创伤,因此,也被称为“无创或无痕针术”。
刘合群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较早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提出了“人体力网理论”,并创立了“针术”。所谓“针术”即是用针手术,他发现人体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机体内部所产生的“物理变化”,却在以往临床研究中被忽略。如挤压、形变、栓塞占位、人体内部物质漂移、“堰塞湖”等等形成的人体物理形态变化 ,特别是人体“软体”结构变化。目前,完全靠西医的检查仪器很难辩识, 而上述结构变化却导致了人体的各种疾病;由于这些病因十分隐秘,在临床诊治中很容易被忽视,因而形成疾病认识上的“盲区”,使得一些疾病久治不愈,至今无法突破,一直成为医学界的困惑。
具有天文学、物理学与医学知识背景的刘合群依据物理学的“应力”原理和“弾性”定律,创立了“周身物理应力诊法”,不必开刀,不流血,即可实施没有创伤的“针术”。在针术施针特点上,已不必问及何穴治何病,只是根据物理“应力”诊法,诊出病因所在,然后直达病所,充分利用针的“力学理顺、回位、复常”之功能,解决“机体故障”;这种治疗具有直接性,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亚健康的整体调理,以及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的治疗,该项技术对高血压、过敏性哮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以针代刀”由于不用开刀,给患者带来福音。
针术创立,基于物理学原理,也是多学科交叉促进医学创新的范例。
相关链接:
吕宁思:中国学者首次提出“人体力网”理论http://shuhua.gmw.cn/mrt/2015-04/09/content_15326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