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深化对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的认识

2015年10月1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深化对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的认识


时间:2015-10-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魏 敏


    •深刻领会重要批示的精神实质,深化对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的认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坚持问题导向,奉献更多成果

    •学习屠呦呦同志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学习她不计名利得失,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学习她勤于探索、善于继承、敢于创新,在科学研究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本报讯 (记者魏 敏)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奖表示祝贺。该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医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热潮,向屠呦呦同志学习。

    《通知》表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高度赞扬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工作成绩,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深情表达了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医药工作者的深切关怀,极大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气神,更加坚定了中医药系统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中医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重要批示的精神实质,深化对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的认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坚持问题导向,奉献更多成果,为人类健康作出新贡献。

    《通知》说,40多年来,屠呦呦同志全身心投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吸收创新手段,她和她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对于研制系列青蒿素类药品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同志是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践行“救死扶伤”精神和“大医精诚”精神的光辉典范。要学习屠呦呦同志孜孜追求、锲而不舍,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学习她不计名利得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学习她勤于探索、善于继承、敢于创新,在科学研究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通知》提出,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开展向屠呦呦同志学习宣传活动,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批示精神和大力弘扬屠呦呦同志崇高品质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中医药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一系列指示要求的贯彻落实,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有深度、有实效的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发展中医药,坚持原创、继承中医药,包容合作、创新中医药,弘扬精神、振兴中医药,服务大局、贡献中医药,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的完善,大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中医药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