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奥将共同开展“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中医药研究”

2015年10月1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两国将共同开展“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中医药研究”

中奥中医药合作迈向新阶段


时间:2015-10-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维婷


  本报讯 (记者赵维婷)“中奥中医药合作是两国最成功及最具示范意义的典型合作领域之一”,奥地利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 Helmut Spitzl在10月16日于北京召开的“2015中奥中医药合作项目研讨会”上表示。

  自2005年10月16日至今,中奥两国中医药合作已历经10年,一直得到两国科技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两国专家团队已完成了第一阶段 “中医药与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合作研究,此次会议主要对第二阶段“中医药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早期干预的合作研究”进行成果汇报和总结,初步确定第三阶段的合作方向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并拟定了时间表。据悉,奥地利科技部门已确定会继续为下一阶段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我们非常高兴这一成果正在为全人类共享,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肯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出席会议并表示,中奥合作项目促进了两国政府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就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如何优势互补展开深入交流,部分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同时加深了中奥两国人民的友谊。她希望借诺奖东风能将中奥中医药合作推向新阶段。

  奥地利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鲍儒德(Bauer Rudolf)认为,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鼓舞了中国中医药工作者,也会促进包括奥地利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天然产品的研究。他介绍,目前有9个奥地利研究小组正在与中方合作开展中医药研究,“我们应共同努力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并为世界人民接受中医药提供必要科研数据支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将按照“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加快中医药对外开放步伐,延伸、深化合作项目,加强与奥地利以及其他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希望下一步能推动奥地利中医药立法,在奥地利共建中医药医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介绍,该院已确定为下一阶段科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