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15上海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在上海召开。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和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家,与来自全球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的著名院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美国FDA、欧盟相关政府代表参加了大会。
中医药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承的伟大产业,她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中医药产业步伐的加大和中医药创新项目成果的展现,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价值认可与应用,逐渐得到发展。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在抗疟方面的巨大作用而获得诺奖,丹参及制剂的国际化研究等,表明了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应用,是有前景、有依据、有科学支撑的重要产业。但是,传统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推广,当前面临一些关键问题。比如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等问题,都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主因。
与此有着紧密关联的是,本次大会专门组织召开有一场关于中药国际化关键问题及标准协调的高端交流会。作为“破壁草本”新品类开创者,中智药业(3737.HK)因为在中药可持续利用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而获得了唯一一张进入大会与国际性专家作主题交流的宝贵“门票”!
21日上午,中智药业董事局主席赖智填,就相关问题与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陈凯先,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欧洲药典会中药专家组主席Gerhard Franz,欧洲药监局草药委员会主席Werner Knöss,加拿大卫生部官员、美国药典会植物膳食剂与草药专家委员会主席Robin Marles以及沃特世公司质谱业务运行副总裁在内的专家同场交流,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大餐。
据赖智填介绍,因为中药资源的天然属性,中药材会因为种植、地域分布、家种野生、种植技术、采收加工、储存运输等不同而极易造成药材内在品质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中药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药资源的保障是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