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匈牙利针灸学会:让我们成为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桥梁

2015年11月0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匈牙利针灸学会主席海吉:让我们成为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桥梁

发布时间: 2015-11-02 18:25:59  |  来源: 国际在线  |  作者: 康一人  

  原标题:匈牙利针灸学会主席海吉:让我们成为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桥梁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康一人):2015年对于匈牙利中医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年初,匈牙利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立。9月中旬匈牙利中医立法细则颁布,中国医生可依照此条例在匈牙利获得行医许可证。10月第七届中匈医学论坛在唐山成功举办。一系列的好消息让匈牙利中医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0月22日,我们在北京见到了匈牙利针灸学会主席、匈牙利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系主任海吉·高博瑞拉教授。海吉教授在推动匈牙利中医合法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次到访中国是应华北理工大学邀请,参加10月18日在河北唐山举办的第七届中匈医学论坛。

  本届中匈医学论坛由河北理工大学和匈牙利佩奇大学共同举办,是中匈中医学者专家互相交流,加深了解的重要平台。此次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类健康”为主题。中匈两国专家学者分别就中西方针灸疗法、中西医治疗肾病糖尿病、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方式研究等主题作了学术报告。海吉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此次(匈牙利)代表团人数众多,我和25名同事一道来到中国。我们做了主题报告,还进行了参观学习。每个人都非常享受这一切。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

  匈牙利佩奇大学和河北理工大学的中医合作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2004年两所大学正式签署友好合作协议以来,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了7届中匈医学论坛。今年初成立的佩奇大学孔子学院也是由这两所大学共同合办,是欧洲大陆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所有这一切都代表着中国和匈牙利之间的中医合作达到了全新高度。海吉·高博瑞拉说:“孔子学院的建立是长期的、辛苦的、富有意义的工作结成的硕果。位于北京的汉办总部不会轻易将这个深入合作的机会和权力交给一所大学。我们2002年就和河北理工大学开始了合作。合作持续了13年。我想,北京的汉办领导也正是因此才同意我们共同创办中医孔子学院。”

  佩奇大学的中医孔子学院目前开设面向匈牙利医生的中医课程。课程反响良好,下一期课程还未开始就已有50人报名。此外,还有14位匈牙利医生正在这所大学里攻读中医专业的博士学位。除了专业的中医教学之外,佩奇大学孔子学院定期举办中文课和系列讲座、儿童夏令营等文化活动,向普通匈牙利人介绍中国,介绍神奇的中医。

  今年9月18日,匈牙利人力资源部正式颁布了中医立法实施细则,向想去匈牙利行医的中医们敞开了大门,满足条件的中医可以获得正式的行医许可证。该立法细则从实质上支持了中医在匈牙利的工作,并会进一步促进匈牙利中医的发展。谈到中匈中医未来合作的前景,海吉·高博瑞拉表达了自己的期望:“首先,我希望能与中国同事一道在匈牙利进行中医教学。中国医生的临床经验丰富,可以教授学生很多知识。理论是容易学习的,但是只有熟练才能生巧。其次,在大学层面上,我希望与中国同事共同进行中医研究。第三,在政府的层面上,我希望两国政府能够资助规模更大的研究项目。我认为中匈中医合作机遇很多,后劲十足。”

  在与中国的长期接触中,海吉·高博瑞拉教授不仅自己与中国同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家人心中种下了深深的中国情结。海吉的女儿嫁给了唐山的一位牙医。海吉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天真可爱的混血外孙女。她在采访中认真地对记者说:“(我非常喜欢)了解这里的文化,认识这里的普通人,认识这里的(中医)同行。联系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想法。这正是连接两个国家的桥梁。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我们很高兴能成为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