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大起底

2015年11月1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收获——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大起底


时间:2015-11-1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林晓斐


  从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和行业科研专项,在中西部31个省份的922个县,组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以来,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

  这个目前在中医药领域的重点项目进展如何?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国际学术发展大会上权威展示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成果。

  深入一线求新纠错

  目前,国家已经在31个省、922个县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现已收集到腊叶标本502307份、药材标本47840份。工作量之大,黄璐琦打了个比方,将全部腊叶标本打包装箱,可以装11节火车皮,药材标本装在标本瓶里一次运输完毕,至少需要8台小型货车。

  这些标本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服务,国家药典委员会正在协商准备把这些药材标本作为下一部药典的基础数据。标本的“新家”则是建在北京大兴区新的中药资源标本库,在这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将得到有效收集、处理和保存。

  求“新”是资源普查工作高水平的体现,通过普查,目前共发现了2个新属,32个新物种。其中,先骕兰属是为纪念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先生而得名。此外还有巢湖铁线莲、皖浙老鸦瓣、旋枝景天等中药新种。

  除了求新,给前人“找错”也是普查工作的价值所在。如《本草纲目》对北艾产地一直有“河南汤阴复道者佳”的说法,而由于查不到河南汤阴有“复道”这个地名,很多学者都在此处打了问号。直到中药资源普查队员进行实地考察后,才纠正了一字之误:“复”字应该是“伏”,源于一天扁鹊行医返回客栈的途中,被埋伏在道旁的刺客所杀。人们发现后,为扁鹊“葬尸积冢,于兹冢前立祠”,村名也因之称伏道。虽一字之差,如不是深入一线,可能无法发现这样的问题。

  筚路蓝缕不惧风雨

  资源普查深入一线的野外工作不乏惊喜和收获,但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环境也考验着普查队员的身体和意志。今年6月,由广西药用植物园主任缪剑华带队,一支有11名队员的普查队赴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开展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工作。

  西藏墨脱县是西藏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区域,植物物种多样。但由于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林中蛇虫众多,给普查工作增加了诸多困难。但这支精英之队勇挑重担,在原始森林中安营扎寨,最终圆满完成了远距离、高强度的支援外省普查工作。

  成果转化着眼六大服务

  目前全国共有1.9万人参与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逐步促成普查工作的一系列成果转化。黄璐琦用6个“服务”细数中药资源普查的强大功能:服务中医药发展规划、服务中药用药安全、服务中药新药注册管理、服务新药用资源的开发、服务药用生物资源的保护、服务药商药农。

  首先,中药资源普查服务中医药发展规划,通过现在所建立起的中医药普查的家底资料以及动态的信息监测信息,对问题的梳理能够为中医药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药材好药才好,前面还要加一个种子种苗好,药材才好。”种子种苗繁育体系的建设,以及中药材流通监测体系的建设,以及中药材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都为我们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在新药注册方面,今后所有新药的开发都需出具中药资源的评估报告,就是要看新药开发中涉及的药材是不是属于濒危物种,能否保证可持续利用。对于试点资质即将放开的配方颗粒,也需要符合资源评估标准方可注册生产。

  中药资源普查服务于新药用资源的开发,拿申报新食品原料来说,食源药与食品有不同的纳入标准,比如人参已被纳入新资源食品,但是仅限于5年以下栽培人参,5年以上则只能作为药品。

  普查工作也对药用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帮助发现资源保护政策缺陷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国内遗传资源的立法,和国际生物资源的谈判等。

  对于药商药农来说,中药资源普查更是实惠多多。动态监测信息告诉农民种什么最赚钱,买种子就找国药种业和基地联盟等,最终通过信息平台找到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