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医药为艾滋病治疗注入新活力

2015年11月1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南省昆明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获两项省级奖,累计收治患者数千例,约占全国试点项目治疗病例的一半,在保护恢复人体免疫系统方面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为艾滋病治疗注入新活力


时间:2015-11-1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晓锐


  日前,在云南腾冲市召开的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会上,昆明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得到省中医药管理局充分肯定,荣获全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2014年度优秀组织和优秀工作两项奖项。

  昆明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陈昕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和西医有很多不同,医生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后,要通过中医传统的诊脉、观色等方式,判断病人的体质。中医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除了运用2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我们还根据病人体质开中药处方治疗,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30多种,这些药物通过“鸡尾酒疗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杀灭抑制病毒。因此,西医抗病毒治疗成为世界通行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大、部分药品价格昂贵等问题。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专家研究认为,中医药治疗AIDS的关键是必须遵循虚实并治以补虚为主的原则,即《内经》“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不同病期攻补偏重不同。早期患者辨证属毒热较盛,肺胃气阴两虚,可给予清热解毒之品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田基黄、蒲公英等,但同时还要养阴润燥益气,佐以祛邪而不伤正的药物,如生地黄、沙参、麦冬、天花粉、太子参等。中期患者肺脾气虚,应以补益脾气药为主,如黄芪、党参、山药、枸杞子、甘草,适当加入淡渗利湿之品,如茯苓、白术、薏苡仁、泽泻、车前子等。中晚期AIDS患者应补脾肾,温阳益阴,如菟丝子、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杜仲等药,宜补而不宜泻。艾滋病患者虚证虽可表现在气血阴阳的不足,但其中气虚,阴津亏损更为突出,虽有热证却多呈虚热征象。机会性感染早期也可见邪热毒邪入侵,但切不可寒凉过甚。补虚扶正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调整免疫功能,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这几年科研和临床治疗数据表明, 用中药治疗AIDS尚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且确实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同时,临床上要坚持使用中医药治疗AIDS,深入研究,多方探讨,总结规律。

  目前,中国正努力探索一条中西医结合的“中国式艾滋病治疗之路”。云南省有13个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累计收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千例,约占全国试点项目治疗病例的一半。临床治疗和科研实践表明,西医擅长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擅长保护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将两者结合起来最能使艾滋病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