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英媒:中国将传统医药视为促增长良药

2015年11月1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英媒:北京为何把中医药作为其创新经济增长新支柱


时间:2015-11-17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作者帕蒂·沃德米尔,乔恒译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将传统医药视为促增长良药

  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获诺奖,她说这是传统中医药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如今,中国数千家私营和国有机构的研究人员正继续艰难地复制她的成就。他们想简化传统中医复杂和难以掌控的疗法,从中提取能行销全球的产品。

  北京把中医药作为其创新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支柱,投入大量资金,并使用国家医保制度支持传统医药。中药通常比创新西药便宜,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农村,更受推崇。由于文化原因,中国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也青睐中医药,且越来越付得起有时虚高的价格。这种背景下,北京把国内消费者视为今后更多中医药“礼物”的第一受益者。此外,中国庞大的老龄化人口也提出更多要求。

  尽管中国进行了一连串研究,但近期鲜有新的重磅中药问世,也无一达到青蒿素那种级别。行业专家说,大多数跨国药企已放弃寻找此类药物了。西方研究人员和企业目前不搞中医药研发。从西方观点看,分离一种单一的、科学上可试验的化合物是很困难的。

  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威廉·贾说,中国科研人员正使用各种方法试验传统医药的科学性,令其更易商业化。但这个行业面临长期困难,“那些草药具有科学价值,但我们不知道哪种最有效。西方人不接受这个。我们不能说,这个汤是好的,喝吧。这需要很久才能被西方主流接受。”中医疗法对西方患者的吸引力还不太确定。但就如医药行业独立顾问乔治·贝德尔所说,若全球1/4人口找到中医治疗法,世界其他3/4的人口将踏破中国大门求医问药。(作者帕蒂·沃德米尔,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