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补脾益肾法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

2015年11月2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补脾益肾法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


时间:2015-11-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丁 洋


  本报讯 (记者丁 洋)近日,由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的“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评价”课题证明,以补脾益肾法为治法,并自拟具有补脾益肾功效的黄芪复方颗粒用于临床,能有效地改善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症状。目前,该疗法已治疗数千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获很好疗效,其中数百例已完全停药并重新走进工作岗位。该研究成果科学的评价了补脾益肾法治疗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眼睑下垂,构音、咀嚼、吞咽、呼吸及竖颈困难,呈“晨轻暮重”现象,严重者导致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肌无力危象),复发率高。目前多应用胸腺手术切除或放射疗法、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尚未发现长期有效、副作用较小的疗法。

  该课题组张静生教授提出,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补脾益肾法是该病的根本治法,并自拟具有补脾益肾功效的黄芪复方颗粒用于临床。课题组通过观测T细胞亚群,蛋白质组学,神经肌肉超微结构,肌电图等指标变化,首次从蛋白组学角度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揭示具有补脾益肾功效的黄芪复方颗粒的作用机制及该病发病机理。在国家“十一五”重大疑难病项目支撑下,通过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采用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标准,同时也采用更能体现疗效改善的疗效评价量表,科学评价补脾益肾法治疗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

  研究成果显示,黄芪复方颗粒能有效地改善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症状,具有促进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修复,起效时间为4周,对眼肌和咀嚼吞咽困难尤为明显,且降低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治疗组有效率78.5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明显毒副作用及肝肾损害。

  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