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1月27日
长寿侨乡文昌103岁老中医仍每天出诊
时间:2016-0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洪坚鹏
凌晨五点半起床,六点出门喝早茶吃早餐,七点半到药房坐诊到中午,这是海南文昌103岁老中医朱际任近一年来的日常生活。
朱老生于1913年,其幼时在祖父的药材店里长大,学习中医治病。日寇侵琼后,他参军抗日,入青年抗日救国会。1950年后,他弃政从医,先后到翁田、龙马乡卫生院做中医,1976年退休后继续行医。
1月21日上午,记者在文昌市文城镇宏仁大药房见到朱老时,他正在给一对年轻夫妻号脉。这对一直未生育的夫妻听闻朋友经朱老治疗后成功怀孕,便专程来找他诊疗。
记者遇到一位与朱老有32年医患交情的邢阿姨,她自1984年从香港回到文昌便与朱老打起了交道。“我认为他看病很准,药到病除,所以这么多年都只找他看病”。
过去朱老在昌洒镇坐诊,2009年搬到文城镇与儿子同住,邢阿姨和家人有个大疾小恙,都会坐40分钟汽车找朱老来看病。
宏仁大药房老板吴中宝说,由于朱老名气大,并且擅长治疗风湿、骨科、肾病等方面的疾病,所以邀请朱老到店里坐诊,有许多海南、广东的病患闻讯前来。
文昌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泰国、新加坡等地的一些华人华侨回到文昌后,也慕名向朱老寻医问药。
每当朱老给病人号脉、描述病症后,都会用钢笔工整地给病人开写药方,并在一本《诊病登计册》上记下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病症。
其实这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记者在一本60多页的笔记本上粗略统计,从2015年5月6日至今,每天上午只到药房坐诊3个小时的朱老,已给超过2000位病人诊治。2015年前,他坚持全天坐诊,由于年事已高,之后在儿子的建议下减少了坐诊时间。
朱老只会讲海南话,遇到听不懂海南话的病人时,药房店员要临时给朱老和病人充当翻译。
朱老育有5名子女,现年70岁的长子朱儒藻继承父业,也是名中医。
朱老生活十分规律,上午坐诊回家吃饭后就午睡,下午5点吃饭,之后洗澡睡觉。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经常吃些鸡肉、鱼肉、虾和蛋补充营养,他仍耳聪目明,与病人沟通对答如流。
朱老退休前每天早晨都要慢跑一个小时。随着年龄增长,目前已经不再进行剧烈运动。
“我每月有两三千元(人民币)退休金,子女生活过得都很好,没有烦恼,没有太多想法。”朱老告诉记者。对他而言,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是长寿的要诀。
文昌市在2014年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据统计,2016年文昌共有百岁老人15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