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1月28日
浙江两会现“中医热” 委员吁大力促中医药产业发展
时间:2016-0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谢盼盼
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记者 谢盼盼)以发展浙江中医药产业为主题的第十八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2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恰是浙江“两会”期间,浙江政协委员们在论坛上探讨浙江中医药产业现状,对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呼声高涨。
中医药与浙江的关系密切。宁波人屠呦呦拿了中国首个诺贝尔科学奖,并称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浙江拥有方回春堂、万承志堂、胡庆余堂等一批品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和以“浙八味”为代表的大量道地药材……
中医药还被作为实施“健康浙江”战略的一大载体。《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和《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的相继发布,也标志着浙江对于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和部署有更清晰的规划。
对于当日的民生论坛,浙江省政协主席乔传秀说,中医药产业引起了政协委员极大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她期待委员们能围绕该主题多说想法。
“中医药在中国发展当下正是时候。”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郑树森看好中医药产业前途,他认为,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医上可以治国,中可以治人,下可以治病,而且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定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通过比较,郑树森认为,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已有66家民营中医院,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40.4%,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建议,浙江在十三五期间,要鼓励和指导中医药人才往基层走,增加城市大医院的中医治疗比重;积极推进民营资本进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开发好“浙八味”中药;并且鼓励西医的医生学中医,西医人员学中医。
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蔡宛如认为,浙江要建立中医管理体系、规范和标准,摆脱目前中医管理的西医模式,成立独立的中医管理部门。
中医的人才问题当日也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话题。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注意到,很多学中医的学生爱好的还是西医,他建议,要创造中医药文化节,从小学生开始抓起,让其从小热爱中医药。
“中医人才比西医人才更缺乏。”郑树森同时建议,要增加中医院的招生人数,鼓励西医的医生学中医,把西医的知识跟中医结合起来为病人服务,非常有好处。
王建安还建议,浙江可以成立中医药现代研究院,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集多领域专家培育人才,该研究院还可以对接国内外研究机构共同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