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2月16日
王国强调研深圳市宝安区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工作
五大理念贯穿“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
时间:2016-02-0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粤杏林
本报讯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广州听取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工作汇报时提出,要将五大理念贯穿在“中医药创新之都”的建设中,将“五种资源”形成推进建设的强大合力。
王国强肯定了深圳市宝安区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认真全面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对发展中医药的指示精神,抢抓时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找准一条主线贯穿“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二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将其贯穿在“中医药创新之都”的建设中。三是充分利用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这“五种资源”,形成推进“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四是把“中医药创新之都”工作与深化医改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与国家有关政策、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衔接。五是逐步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科学规划,选准重点,明确优势,瞄准目标,分阶段实施。六是补足短板,提炼优势和特色,从中医药人才、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塑造中医药服务品牌,让百姓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七是结合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探索宝安区中医药改革突破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宝安经验”,延伸到全国。
深圳市宝安区自2015年10月开始启动“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工作,以创新中医药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医药研究交流模式、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四大创新”推动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区域中医药科教中心、区域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心、区域中医药产业中心、区域中医药大数据中心“五个中心”建设。2015年12月20日,挂牌成立宝安中医院(集团)。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出席会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主持。深圳市宝安区介绍该区基本情况和中医药工作总体思路,汇报了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