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3月03日
赵东科委员: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时间:2016-03-03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顾书亮
“回顾过去二十年来,中医药实际上逐步被弱化,服务领域在缩小,特色优势被淡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用西医与西药的思维来管理中医和中药,照这样长期下去,中医药就会被西医与西药同化销蚀掉。”3月2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赵东科就如何拯救中医中药,向大会递交提案,呼吁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监管体系,确保中医药健康发展。
“中医药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和传承的产业,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了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确定从五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为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这更是为整体医药行业部分领域特别是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推动力。”赵东科委员指出。
“然而,长期以来,用西医思维管理中医,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导致中医逐步走向了衰落。我们年轻的中药检验人员只能靠化学及仪器分析手段来判别中药真伪优劣,忽视了中药本身成分的复杂性与不同中药含有相同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有时会出现伪品也变成了正品,临床上必然会出现 “病准方对药不灵”的现象。此外,近二十年来,中药和西药一样,经历了强制GMP认证、统一药品批准文号管理、全面提升药品标准等三次大的规范管理,却忽视了中药的特点,出现了标准和实际工艺脱节,甚至出现违背科学的监管,从而使得企业望而却步,随着药品监管工作的日益加强,企业为了满足‘符合标准’,只能隐形修饰工艺。”
赵东科委员认为,中医和西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混合监管不利于保护中医药特色,甚至某些西医人士骨子里排斥中医药,认为中医药治不了病;套用西医的办法来管理中医,民间的中医队伍会遭到破坏,像师徒传承等中医药特色会消失,民间蕴藏的中医药技术会失传;套用西药的办法来监管中药,在新药研发与中药古方名方开发时设高门槛,制约了中药的创新与发展。
“为了将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决定落到实处,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监管体系势在必行。”赵东科委员建议,建立中医药独立的管理体系,从人才培养、中医院管理、中医师管理、职称晋升管理、中药监管等方面,系统确立一套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模式,摒弃照搬西医药的模式;囯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开展一次符合中药生产实际的生产工艺确认行动,在中药工艺和质量标准方面要确立中药特色和天然产物特点,鼓励发挥中药制药企业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在程序方面,确认没有明显质变的情况下,简化程序和要求,加快审批或备案;在中药创新与发展方面,放宽中医药古方名方开发的门槛,倡导医疗机构制剂研究与应用,保护一批民间经验方和祖传方,逐步挖掘一些有特效的中药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