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发平台 >> 研发动态

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

2016年03月2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

 

2016年03月19日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3月18日电(记者王琳琳)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和李伯良研究组,近日找到了提升T细胞抗肿瘤效应的新方法,即通过调控T细胞的关键靶点改变其代谢状态。由此,该团队还找到了新的药物靶点,为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已于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

    据了解,肿瘤的出现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有着紧密的关系,科学界普遍认为,“肿瘤免疫治疗”有可能从修复人体免疫系统的“根子上”提供治愈癌症的“终极解药”。而T细胞在监控和杀伤肿瘤中作用重大,临床常通过提高T细胞的活性来治疗肿瘤。

    许琛琦和李伯良研究组在研究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时发现,T细胞代谢通路中的胆固醇酯化酶(ACAT1)是一个很好的调控靶点,抑制其活性可以大大提高杀伤性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同时,在小鼠动物试验中,科学家发现ACAT1的小分子抑制剂Avasimibe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应。如果将该抑制剂与现有“肿瘤免疫治疗”临床药物anti-PD-1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能降低药物的剂量、毒性和副作用。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认为,该项研究开辟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证明细胞代谢对肿瘤免疫应答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发现ACAT1这一新的药物靶点,揭示了ACAT1小分子抑制剂的应用前景,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