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3月31日
继承创新国医大师“癌毒”学术思想,发展创建病机理论体系
癌毒病机理论推动中医药肿瘤防治
时间:2016-03-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周蔓仪
本报讯 (记者周蔓仪)病机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灵魂,是中医继承、发展、创新的突破口。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程海波领衔完成的“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继承创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建病机理论体系,开展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创建研究。
癌毒病机理论是中医肿瘤病机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丰富完善中医肿瘤理论体系,提高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研究团队介绍,近十余年来,团队紧紧抓住提高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疗效的关键科学问题——肿瘤病机理论创新开展深入研究,传承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率先阐释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系统总结了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肿瘤的临床经验及其诊疗方法,首次创立癌毒病机辨治体系。
研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周仲瑛临床辨治肿瘤的1045例有效病案,研究发现在1045例临床有效病案中,从“癌毒”病机辨治的共有898例,占85.9%,病机要素主要是癌毒与瘀、痰、热、湿、风等互结所形成的复合病邪,其中以癌毒与瘀互结致病最为常见, 高达92%;痰毒互结者占59%,正虚以阴虚、气虚为多见, 分别占60%和59%。研究证实大多数肿瘤患者辨证都有癌毒病机的存在,并常与痰瘀搏结,正虚多以气阴虚为主。
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团队创制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癌痛平、消癌解毒方,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常州市中医院)等医院临床应用。
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消癌解毒方、癌痛平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理明确、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近年来,随着癌毒病机理论逐步得到中医同行的广泛认同,癌毒病机理论及其指导下形成的消癌解毒方、癌痛平在临床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疗效,为患者减轻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团队围绕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创建与应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肿瘤病机理论创新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该团队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癌毒病机理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获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