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上海举行“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座谈会

2016年05月2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上海文史馆举行“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座谈会


时间:2016-0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柯昌礼



  中新上海网5月24日电(柯昌礼)上海市文史研究馆22日组织馆员专家、上海中医药界名老中医代表、法学界人士、媒体记者及相关企业代表等多方代表人士,就“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开展专题讨论。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副馆长沈飞德,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馆员、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馆员、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原会长许锦柏等与会。会议由沈飞德副馆长主持。

  严世芸馆员在主题发言中指出,自2009年起,因“活熊取胆”引起各方热议,实际上,在以中医药界为代表的学术界看来,“活熊取胆”与动物保护并不存在矛盾。动物保护是为了守护人类的生态文明,而“活熊取胆”是为了治病救人,养殖动物本身也是为了适应人类生存及发展所需,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他认为,对包括黑熊在内的野生动物进行人工养殖与开发利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动物,同时利用动物制药来治疗人类疾病,这跟人类圈养牛羊用以食用是一个道理,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严世芸特别指出,动物保护不能简单等同于动物保护主义,所谓动物保护,应该是指反对滥杀滥捕动物,而不是把一切动物都保护起来的极端主义。

  “动物药是传统中医药中的瑰宝,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动物药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对传统中医药的进一步保护、传承与发展,而不是剥离、丢弃,最终导致传统中医药的消亡”,严世芸表示,社会各界应理性沟通,增进了解,来共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造福人类。

  当天,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原会长许锦柏、上海名中医唐汉钧、何立人、彭培初等专家则结合中医药传统、临床实践及研发等角度,对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界代表人士纪海龙、陈秧秧两位副教授则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角度对该话题进行了剖析。

  与会嘉宾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发展以更好地造福人类、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介绍以回应民众质疑等问题上取得较为一致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