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6月20日
李肇星谈“中医与外交”:世界人民在慢慢接受中医
时间:2016-0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茜 刘广和 俱凝搏
年过七旬的中国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16日在河北石家庄发表主题为《中医与外交生涯》的主题演讲时称:“中医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世界人民都在慢慢接受中医。”
第二届中华健康节16日在河北石家庄开幕。海内外院士、养生专家、学者、健康产业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千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李肇星结合外交生涯谈起中国的中医药事业时,首先想到的是要“尊重”。李肇星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要学习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相互敬重,中国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中医,然后才能虚心学习西医的长处。
李肇星称,中医对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李肇星小时候所在的那个村以及周围的十来个村只有一个中医会针灸和推拿,他在18周岁考到北京上大学之前没有看过西医,有了病就是吃中药、用针灸。到了北京以后还是看中医多。
中医不仅在国内有着重要作用,在海外也承担重要责任。李肇星工作后一共到过51个非洲国家,曾在非洲国家3次得了疟疾并和死神擦肩而过,都是中国医疗队用青蒿素给他治好的,而且都是当天治好。
李肇星认为,中医中药的一个神奇之处就是不一定“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事情都是发展的,人的病发展不是偶然的,可能事先就有发病因素,中医的“治未病”与之契合。此外,中医不光是治人的肌肉、骨头,它还治心,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帮助人更加健康。
“所以世界人民都慢慢在接受中医。”李肇星说。中医药发展前景非常美好,有着厚重的历史经验。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创造青蒿素,多少年之后终获诺贝尔奖。李肇星和夫人专门提前去颁奖的地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去看望屠呦呦。
李肇星说:“中国人一定要热爱民族文化,爱国也包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