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饮用过热饮品会致癌吗?

2016年07月0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饮用过热饮品会致癌吗?


2016-06-16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癌症研究机构,该机构就饮用咖啡、马黛茶和其他过热饮品是否致癌进行了评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专家发现,过热饮品可能会引发食管癌。(“过热”指的是饮品温度在65°C以上。)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专家发现,无确切证据证明喝咖啡会致癌。“您可以继续享用您的咖啡,只是别喝太热的!”马黛茶是用类似茶叶的干叶子泡出的茶,主要消费群体在南美洲。“马黛茶一般在较高温度时饮用(约70°C),但也可以作为常温饮品和冷饮。无确切证据证明温度适中或作为冷饮的马黛茶会致癌。”专家表示。

  “研究结果表明,饮用过热饮品可能会引发食管癌,其原因在于温度,而不在于饮品本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主任Christopher Wild主任指出。“吸烟和饮酒是造成食管癌的主要原因,这在高收入国家尤为突出。”Christopher Wild主任强调,如果想要降低癌症风险,就不应该吸烟和酗酒,“大部分食管癌出现在亚洲部分地区、南美和东非,这些地方饮用过热饮品的现象较为普遍,食管癌高发的原因也尚无定论。这也正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决定就此事进行证据评估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认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并不是让大家不要喝热饮!这些研究的核心信息是希望大家能运用自己的常识,不要喝滚烫的饮品,等它凉一点再喝。”施贺德博士称,“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和研究来证明过热饮品与食管癌之间的确切关系,包括饮用量与患癌风险之间的关联。我们能够确认的是,吸烟会导致食管癌、肺癌、喉癌、口腔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宫颈癌。如果您想降低致癌风险,今天就把烟戒了!”

  据了解,食管癌是全球八大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2012年的数字表明,约有40万人死于食管癌,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5%。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质分类指南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采用以下类别区分致癌物质的致癌性。

  1类:该物质是人类致癌物。

  当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类致癌时,即为1类。换言之,已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该物质致癌。做出该评估的依据通常是接触该物质的人罹患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烟草属于1类致癌物。

  2A类:该物质对人类致癌的可能性较高。

  当有限证据证明对人类致癌,且有足够证据证明对实验动物致癌时,即为2A类。“有限证据”意思是观察到接触该物质与罹患癌症之间存在关联,但对这种关联的其他解释又不能排除(技术上称为偶然、偏差或混淆)。

  2B类:该物质对人类致癌的可能性较低。

  当有限证据或者不充分证据证明某物质对人类致癌,且证明该物质对实验动物致癌的证据尚不够充分时,即为2B类。

  3类:该物质对人类的致癌性尚未归类。

  当证明某物质对人类致癌的证据不充分,且证明该物质对实验动物致癌的证据不充分或者有限时,即为3类。对实验动物的有限证据指的是已有证据证明其致癌,但尚未最终确定。当证明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无法促成某种结论(称为“不充分”证据),但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对实验动物致癌时,也可被列为3类。

  4类:该物质对人类可能没有致癌性。

  当证明某物质对人类和实验动物均不构成致癌,即为4类。

  如果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某物质归为致癌物,是否意味着一旦暴露于该物质就一定会罹患癌症?

  不一定。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类是基于特定物质导致癌症的证据的力度来划分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力图确认癌症风险,即暴露于该物质并患癌的可能性。但是,就所涉及的物质而言,患癌的实际风险取决于暴露的方式和程度,以及该物质的影响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