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英文版中医药“慕课”亮相上海交大 65名留学生首“尝鲜”

2016年07月1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英文版中医药“慕课”亮相上海交大 65名留学生首“尝鲜”

2016年07月06日 1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英文版中医药“慕课”亮相上海交大65名留学生首“尝鲜”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MOOC)课程的线下部分。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MOOC)课程的线下部分。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MOOC)课程的线下部分。

  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 (许婧 胡思江)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的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MOOC)课程的线下部分6日在上海交大的药用植物园展开,来自11个国家的65名留学生跟随讲解老师与中医药用植物进行了亲密接触。

  慕课,英文直译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一种世界流行在线课程模式。作为全球首门英文版中医药慕课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文原版是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彭崇胜副教授的慕课课程,该门课程于2014年4月登录全球最大慕课平台Coursera,累计选修人数近6万人次。2014年6月登录国内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后,累计提供学分学习人数近1万人次。

  银杏、长春花、萱草、红豆杉、侧柏、接骨木……如何辨认这些常见却又神奇的中草药?如何让它们的功效和故事传播到全世界?为了更好地向全球介绍中国传统医药特色以及中医药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在2016年3月正式开课。“好大学在线”教学端的数据统计显示,课程自上线以来,除了大批中国学员,还有近150名外籍学员也参与了该课程。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英文版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分为线上学习和线下翻转两个学习阶段。目前同学们的线上课程已经完成,内容涵盖介绍中医药、中华传统文化绪论部分;阴阳五行、药性、脏腑经络等中医药核心理论等。线下部分将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为期2周的“翻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最令学生期待的环节之一,就是切身实地得去感受中草药的魅力。学员们来到上海交大植物园,在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下,近距离观察银杏、长春花、萱草、红豆杉、侧柏、接骨木等千姿百态、功效各异的中草药。学员在线上慕课学习所无法涉及的“感知”部分,利用本实践环节的教学,就能很好的弥补。

  有留学生表示,可以亲身闻一闻、摸一摸中草药,对线上的知识作一个实践巩固,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医中药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切身认识。

  课程还首度采用专业的中医药翻译、审校,从中医药起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医药阴阳思想、中医五行学说等的理论讲解入手,结合针灸体验、太极拳实践教学等,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能以英语认识中国这一古老学科,了解中医药学基本思想、知识及其传统文化基因,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中医药学金钥匙,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