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渐入佳境

2016年08月2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首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在甘肃敦煌召开

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渐入佳境


时间:2016-08-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维婷


  本报讯 (记者赵维婷)“希望中医药可以通过乌克兰进入欧洲,两国合作前景一定越来越好。”乌克兰共和国国务院人道及社会政策卫生事务局副局长维切斯拉夫·耶夫杜山尼郭在8月19~20日于甘肃敦煌举办的首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说。埃及前总理、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伊萨姆·沙拉夫等来自埃及、伊朗、乌克兰、马达加斯加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政要、官员、医学专家在此与中国专家学者共议中医药国际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出席开幕式指出,通过加强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人员交流和友好访问,一定能够不断增进和加深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对彼此文化的了解。这也将有助于各国民众对中医药有更加全面、深刻、准确、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具有各自不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传统医学。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实现中医药与当地传统医学的协同发展、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闫树江强调,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顶层设计,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因此加强政策沟通,破解影响中医药融入各国的政策性壁垒和技术性障碍,为开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各地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希望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加强探索,创新合作模式,致力长远发展。

  闫树江表示,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省,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闯出了许多新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希望甘肃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行业内外的积极性,在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方面,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品牌,为中医药的海外发展继续做出不懈探索。

  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发来贺信表示,甘肃省具有中医药资源优势和“一带一路”国家卫生合作的基础,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继承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医药学,并与世界其他医学体系交流借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存文与伊萨姆·沙拉夫、伊朗库姆省传统教育部主任侯赛尼·莫拉迪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和中医药合作意向书。

  此次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系列分项活动,遵循“传承、共享、创新、发展”宗旨,设中医药国际论坛、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论坛,还安排了中医药体验馆,展示甘肃中医药文化、智慧中医、敦煌医学等。

  论坛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酒泉市人民政府、敦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振斗,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国医大师晁恩祥、张大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前驻新西兰、瑞典大使陈明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甘肃省商务厅、外事办公室、新闻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30个省区市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等近300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