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医药如何走出国门?

2016年08月3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医药如何走出国门?


2016-08-31 06:56:59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策划/统筹:黄沁 王彪 徐乐乐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当菲尔普斯带着一身拔火罐留下的红圈亮相里约奥运会,不期然给国内的中医药发展热潮再添一把火。

除了汉字与国画、腿脚上的功夫、瓷碗里的中华美食,中医或许是海外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所说,传统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走出国门、造福人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日前发布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配合国家总体战略,制定并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服务外交、促进民生、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万里留学“新大陆”推动澳洲中医史

1987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薛长利选择了留校任教。此时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见证并亲身参与中医走出国门的历史。

留校两年后,薛长利前往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留学,先后攻读了中医药的硕士及博士学位。他从讲师做起,到系主任,担任健康科学学院院长,2016年升任健康和生物医学学院院长,同时,他还是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和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传统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与个人职务和名望的提升相比,薛长利更在意的是,在他的推动下,从2012年7月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这是西方国家首次确立中医合法地位。

“这是把中医和西医放在一个框架里面管理,让中医规范化与合法化,有利行业长久发展。”薛长利表示,目前澳大利亚共有中医生4950人,和1993年时的1200多人相比增加很快,3所公立大学有中医本科,3所私立高等培育机构设立中医,学生在早期以大陆和香港为主,现在很多美国和本地学生都对中医很有兴趣。

为何中医能在澳大利亚立足?薛长利告诉记者,目前包括澳洲在内的很多国家老龄化非常快,如果西医在对付慢性疾病方面没有安全有效的疗法,人们就会寻求其它疗法。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文献,经典文献也有很多,不过,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中医药绝不只是几味中药,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健康管理方式。“病人有健康需要,医院将这种需要变为日常工作,病人也参与这个过程。”

如今,薛长利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用现代技术对经典中医著作的研究上,通过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每年出版三到四本著作。

对比国内外中医发展的不同,薛长利认为,国内优点在临床,病人数目多,看病范围更广泛,但是在科研方面处于早期,澳洲对科研要求比较高。

薛长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机构、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成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是瑞典最大的医学研究中心,主导了全国30%的医学培训与40%的学术研究。出于对中医药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进行研究,期望在全球控制抗生素滥用中发挥中医药的作用的初衷,他们与广东省中医院走到了一起。双方经过商讨,初步确立了中医药预防治疗感染性及其他疾病研究、高级人才培养、短期专业进修等合作内容。随着了解的深入,还启动了更多合作研究,包括三伏天灸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甲流轻症临床研究数据的再分析、中医药预防治疗慢性肾病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评价等。合作工作在2016年得到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专家项目的支持。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对全球健康领域的贡献,更有利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中医对外有“刚需”经方班享誉海外

2016年7月3日,包括发起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李赛美在内,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11位经方名家汇聚台北,为海内外500多名学员授课。“经方传承,两岸携手”,国医大师邓铁涛为第六届国际经方班(台北)欣然题字。

“自古名医出 伤寒 ,《伤寒论》在唐代之后就属于医师的必考课程,国内创办中医院校之后也一直作为必修课。”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李赛美教授多年投身伤寒论学科建设。2016年6月,她的学科课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除了授课之外,李赛美还通过自身医术推广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她发挥中医整体观优势,注重综合治疗,摸索出“糖尿病辨病辨证五步法”“糖尿病六经辨治心悟”“经方临床运用九步曲”等方法。开药时能用便宜的药就绝不用贵的,不开大处方。有个美国男孩患甲亢多年,检查结果一直不正常,经人介绍来找李赛美诊治。随后,治疗方案带回美国,两个月后检查结果正常,美国医师大为惊讶。曾有位患者想表达感谢,提出赠予李赛美10万元,被她拒绝了。最后,这位患者将这笔钱转赠给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派南奖励基金”,奖励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学生。

如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学科成为全国中医学术界品牌,而李赛美与几位教授共同发起的“全国经方班”也升格为“国际经方班”,蜚声海内外。经方班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为讲授内容,1994年最开始前来听课的只有五六十人,如今每个班平均都要600人以上,最多时一天的听课报名人数甚至超过1200人,不得不加开两个分会场,开班的频率也从最初的两年办一期,变成如今一年办两到三期。

马来西亚中医学院院长谢奇就是经方班的忠实粉丝,不仅很早就报名听课,后来成为授课老师,还带上自己的学生前来学习。

“去年经方班吸引了200多名海外朋友前来听讲,大概占听课人数的1/3,东南亚的最多。”李赛美说,如今的经方班不仅学生实现了国际化,授课老师也有很多来自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和美国等,2017年准备把经方班开到新加坡。

说起经方班的成功,李赛美认为主要是抓住了“刚需”,具体说就是两条:国内医生特别是西医医生,学中医之后可以更好地在国外立足;经方班老师的授课没有保留,各种秘诀和绝招可以让听课医生马上学以致用,而且可以很快见效。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建议说,在教育领域上,应全面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整合中医药科研优势资源,为境外机构提供科研外包服务。

青蒿素非洲灭疟中医药走向海外

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第一人,而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则被称为临床证实青蒿素抗疟疾功效第一人。

2006年,李国桥带着他的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到达非洲科摩罗,这是一个由3个岛屿组成的国家,疟疾在这片土地上横行。世界卫生组织允许其团队在一个人口约3万人的小岛莫埃利岛上开始青蒿素抗疟疾试验。他们使用名为Artequick的药物来对抗疟疾,之前村庄里90%的居民患有疟疾,项目实施后,疟疾病例数下降了95%。

传统的抗疟疾方法将着眼点放在“灭蚊”上。“蚊子仅仅是疟疾 元凶 疟原虫的携带者,消灭蚊子可以隔绝疟疾的传播,但无法从根本上消灭疟疾本身。”李国桥项目的思路就是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通过服用青蒿素复方来杀死疟原虫,他们把这一项目称为“灭源灭疟”的项目。

如今,走出国门的不止青蒿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说,目前海外对中医药的欢迎程度和使用中医药的人数都大幅增加,包括欧盟、美国政府也对中医药给予更大的关注。有些以中药为原料药的新药获得了批准,在美国的几个中药临床研究也做得很漂亮,也得到了国内外很高的评价。


为保证中医药“走出去”的安全、有效,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局长王国强表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首要一点是,所提供的产品、技术是安全、有效、科学、健康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努力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疗效,一方面加强中医药的科研创新,不断提升中医药的科技含量和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中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使它能够更好地形成国际标准,更好地满足各国需要。

“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为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开辟了广阔舞台,有利于倡导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王国强表示,中医药走出国门,还可以帮助传统中医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升其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