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2016全国中医医院发展论坛举行 推动中医传承

2016年09月1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2016全国中医医院发展论坛举行 推动中医传承


时间:2016-09-08 

来源:新华网

 

  千百年来,中医药领域的薪火相传一直是通过跟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完成的,如今,学院式教育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主流方式。中医药传承教育如何在传统方式和主流方式之间架起桥梁? 如何在年轻的中医药人中培养出大师? 近日,由中国中医药科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办、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协办的2016全国中医医院发展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讨会在京举办,张学文、石学敏、金世元、晁恩祥国医大师就中医的学术传承和中医的人才培养分别发表了演讲,林洪生教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徐广亮总经理也分别从科室建设、精品中药房建设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会上,国医大师、国药大师金世元表示:“作为一名中药界退伍老兵,我真为中药人才短缺、中医中药发展严重不平衡担忧。”金世元分析,中药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缺编制,另一个是在编人员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而在专业教育方面,全国大学的中药专业情况也不是很好,培养的中药人员专业不全面,尤其是中药炮制和中药调剂课程,有的专业甚至连教材都尚未完善。“全国近500名国家级带徒导师,中药导师不到15人,再不抓抢救性传承,老专家会越来越少,要传承祖国中药遗产,恐怕就更难了”。金世元说。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对此表示:“俗话说,有好医也得有好药。自古中医中药不分家,医靠药治,药为医用,只有医药结合才能克病疗疾。”两位专家呼吁,要继承祖国中医药遗产,就要将中医中药通盘考虑,未来要重点加大中药接班人培养力度。

  据悉,北京同仁堂精品中药房推广项目自开展以来,不仅提高了各大中医院药房的档次和品位,小包装饮片纯净、剂量准确、易于复核、减少浪费,保持了中医特色、提高了药房效率,有利管理,改善了整个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