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9月18日
海外媒体广西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药产业加快走向海外
2016年09月17日17:35
图为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吸引海外媒体记者关注。 胡雁 摄
图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成为柬埔寨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冯抒敏 摄
中新网南宁9月17日电 (记者 冯抒敏黄艳梅)刚闭幕不久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传统医疗文化成为亮点,不少外国运动员变成拔罐的“粉丝”。9月17日,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家海外媒体走进世界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用植物园,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中国中草药历史源远流长,广西的道地药材自古就闻名遐迩,中草药物种居全国第二位,是中国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广西药用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202公顷,主要从事药用动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展示、科普教育;特色中药资源、民族药资源产品开发、中药材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中药材产品质量标准起草以及检测服务。
作为中国对外(国际)开放的21个大型植物园之一,广西药用植物园现保存药用植物逾万种,在2011年以药用植物物种保存数量和保存面积被英国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药用植物园”。
走进这座“药用植物王国”,目光所及一片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见血封喉、曼陀罗、两面针、土沉香等药用植物随处可见,不少植物具有药用和观赏等多重价值。据园方介绍,目前园区共建设“本草纲目园”、“民族药物园”、“世界知名药物园”等3个主题园,以及姜园、蕨类园、苦苣苔园、兰园、岩生园等多个专类园。
海外媒体在园区观赏和了解各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参观广西中医药产业和科研领域的成果,并品尝了保健药茶。台湾《南华报》总编辑苏正国表示,台湾十分重视传统医药发展,两岸应相互加强该领域的交流和参访,以及相关产业的合作。
美国《华盛顿新世界时报》副主编朱韵丽表示,美国大多数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局限于针灸治疗,对于中草药的疗效了解尚不足,但中医药在海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广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作为海外华文媒体,她将向世界讲好中国和广西的故事。
据悉,目前,广西传统医药和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加快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重点支柱产业,并加速与东盟等海外市场合作。此前的8月25日至27日,广西药用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应柬埔寨政府邀请,就中国传统医学的推广与合作,以及在柬埔寨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事宜赴柬考察并与柬高层交换意见。